“去吧,我已經(jīng)聽說了,趙二的腿要盡早治,干活也要量力而行,別累著了?!?br>
林四爺爺叮囑著。
林小福連忙答應著,出了門再去藥廬,小妹手中抱著一只裝酸筍的壇子。
林郎中剛吃完飯,正在院子里翻曬藥材,見她們來便了然。
“不是去師父家借錢了?怎么又跑回來打漁?”他一邊拿藥一邊問。
“師父不在家。”林小福解釋,便將三十四文錢放在柜臺上。
“這是今天剩下的魚錢,包括拿去師父家的那幾條魚,賣給華家村的人了?!?br>
林小福說著又把背簍打開,讓林郎中瞧了那些干貨。
“加上這些,不夠的再記帳吧?!?br>
林郎中點點頭,一邊喊婆娘拿秤,一邊把藥都抓好,分開打了包。
藥廬經(jīng)常要稱藥材,家里也是備了一把能稱五十斤的大秤的。
林小福背來的干貨有二十斤干木耳、十斤干筍,一斤多干菇,再加上三斤酸筍。
酸筍重秤,一壇有六塊,一塊就是半斤左右重量。
林郎中只要了十斤干木耳,林小福只收了四文的價,并不是按行價五文。
十斤干筍到是都收了,一斤多干菇?jīng)]有過稱,林小福只給了一半沒收錢,另一半留著送去趙家。
她就是要將孝順做到極致,讓趙長祿憋氣在心里卻說不出口。
“干木耳十斤、干筍十斤、酸筍兩斤,一百三十六文,加上三十四文現(xiàn)錢,一共一百七十文錢?!?br>
林郎中打了會兒算盤,報了個數(shù),再說自己的藥。
內(nèi)容未完,下一頁繼續(xù)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