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嬸子們來買魚卻不帶秤,難道以后我們來打漁都得準(zhǔn)備一桿秤擱在這兒?我們也不知道哪天有人要來買魚呀。”
三文的河邊價可不是白便宜的,原本只是小魚的價,是村里婦人自己講到大魚和小魚混賣的優(yōu)惠,也說好她們自己帶秤的。
后來就要她送魚放秤,再后來說好不送魚,走時卻還是強(qiáng)行搶魚,美其名曰添個秤頭。
如今來買魚連秤都不帶了,是不是打算信手拿,錢也信手給?
那兩個婦人被說得有些尷尬,連忙解釋。
“我們聽說楊家在這兒買了魚,以為他們有秤在這兒的?!?br>
“我們自家也沒秤,這不聽說了就連忙跑來了么?!?br>
“楊家人早就回去了,不如你們就明天中午來吧,我從楊家借了秤擱在這里?!?br>
林小福淡笑著,心情實(shí)在美好不起來了。
賣個便宜魚,還總這么事兒精,這買賣誰愿意做啊。
“這……”性子軟些的婦人便露出為難的神色。
“我說小福丫頭,你咋又這樣兒了呢,不就是沒帶秤嗎,至于說話跟吃了辣椒似的嘛?!?br>
另一個婦人脾氣不好了,惱火地瞪著林小福。
“曹嬸子,這買賣自愿呢,當(dāng)初說好的河邊價三文,自己帶秤帶錢呢?!?br>
林小福表情又冷淡了幾分。
“若是怪我這邊不方便,可以去雜貨鋪呢,那魚兩文的價不是更便宜?也不愁秤呢。”
“嬸子們也不必?fù)?dān)心雜貨鋪的魚不好,都是這條河里撈上來的,你們是去買魚又不是去吵架的,就算有人態(tài)度不好也無需理會的對吧?”
內(nèi)容未完,下一頁繼續(xù)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