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子添守在鋪子門口,向每一個客人解釋九月初十開張,宣傳單上除了暫時缺貨的都有貨,價錢到時會在點單時說明。
價錢未出,目前只知飯團賣十文一個,到吸引了不少人的好奇,便紛紛議論起來。
楊家昨天也一同搬過來了。
約定每月最后一天給租金,五兩銀子租了西側(cè)院幾間廂房、共用馬廄放驢車,通往后院開了一道門,不經(jīng)過正院而去后院。
楊家沒有共用趙家的廚房,卻占用了水井附近的瓦棚作廚房,也用推車裝了兩個爐子,又搬了張桌案、擱了個碗柜,再放一張飯桌,幾個人家常吃飯還是能湊和的。
另外東側(cè)院里種的菜,楊家有權(quán)共享,這樣蔬菜就不用買了。
本來就是親家,又都有意結(jié)交對方,這樣合伙又各取了所需,因而條件很容易就說清楚,也沒有爭辯之處。
楊家若哪天不愿意在這里,投入也不難撤走,留在這里,吃住都解決了,之后就在鋪前擺攤,既寬敞又方便,還能沾趙家食府的光。
但楊家來的卻只有楊老爺子、老太太和楊正剛夫婦。
這么安排也照顧了趙家的心情,畢竟趙家是和楊家三房也就是楊正剛夫婦是親家。
另外因為趙迎春回趙家干活,趙長祿答應(yīng)九月過后就開始算工錢。
【本章閱讀完畢,更多請搜索666文學(xué);http://hzkaidi.com 閱讀更多精彩小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