壓根不知道被自己當成了接盤俠的顧錚,無比順利的將他們四個的組織關系暫時的落在了游木村的大隊,而從今天起,他就是一名光榮的鄉(xiāng)下知青了。
干著公家的活,吃著公家的飯,成了新省大集體中新加入的一員。
“好了,這就是你們四個人的口兩,你按照成年男子的公分來計算啊。一天是一工,一工是十分,一個星期算你七十分。”
“沙曼莎是個女同志吧,24歲,年紀倒是不大,女人減半原則,三十五分。”
“這兩位同志何強和柳麗年紀可不輕了啊,差一點六十了..”
“會計,一看您就是個善心人,您看差一點也是不到六十不是?您可不能給他們算成老年人的工分。喂羊可是一個體力活,眼瞅著秋天貼膘的日子可就到了,我們可是要下死力氣的啊?!?br>
大隊會計看著顧錚實在是可憐,按照規(guī)矩就沒有卡這兩位同志的計工。
“那就都按照五分來算吧,你們總工分,我這就給你們記上了?!?br>
“如果沒問題,就在這里代他們簽字,憑條去領糧食吧。”
“謝謝會計!”
顧錚手中攥著粉紅色的工分票,這些十分和五分面額的塑料片,就代表著他們今后所能夠兌換到的現(xiàn)錢。
而他另只手中的攥著的手寫的口糧單,則是按照人頭來分配的。
在這里,每一個成年人的固定口糧,是每人每月44斤。
這還是因為他們四個人是下鄉(xiāng)的知青待遇才有這么多的糧食,這要是在城里待業(yè),每個月只能分到27斤糧不說,連工分的毛也摸不到。
內(nèi)容未完,下一頁繼續(xù)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