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販擦了擦臉上的汗水,“是啊,一斤棉花能換兩斤半的米,一斤羊毛、一斤黃麻能換兩斤米。”
婦人臉上露出吃驚的表情,要知道一斤米14文錢,也就是說一斤棉花可以換三十多文錢。
婦人面上一喜,“我家有棉花你稍等,我這就去拿?!?br>
沒一會兒婦人就提了兩筐子棉花出來,她一邊看著小販給棉花稱重,一邊閑嘮嗑。
“你這里還收羊毛啊,收什么樣的羊毛?。俊?br>
小販笑著說:“家里喂的羊,剪下的干凈毛都要?!?br>
婦人眼珠子一轉(zhuǎn),“你明天還來我們村不,我家有羊,你看看我家羊毛你收不收,要是收的話,我今天就剪些羊毛?!?br>
“成?!毙∝溡豢诖饝?yīng)。
很快,這種類似的用米,用小麥,用豆子,甚至是直接用棉布麻布來換羊毛、棉花、黃麻的小販出現(xiàn)在了各個村鎮(zhèn)的小路小巷。
姜余看著這些日子從各個村鎮(zhèn)收集上來的棉花等物的賬目,眉頭皺起。
下屬管事看見姜余表情嚴肅后,心中一緊。
姜余看向下方的管事,問出了心中的疑惑,“怎么是羊毛和黃麻偏多,難道禹州這邊的老百姓難道不喜歡種植棉花嗎?”
管事聽到東家問這個問題,臉上一閃而過的為難。
內(nèi)容未完,下一頁繼續(xù)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