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兒傳過的糧食他們至今都沒有讓其他人插手,連袁歸都不知道他們的糧食是從哪兒來的。
謝記糧行開張至今,除了最開始幾天賣過粟米和黍米外,后來為了堵口一直沒賣,就賣米糠和其他。
他們后來的粟米和黍米只賣給軍需所。
“何記糧行賣這樣的粟米和黍米有多少天了?”
袁歸回話:“至少有五天了?!?br>
他這邊起疑,還是前來買糧的客人提醒的,說是何記糧行的粟米和黍米雖然貴點,但品相很好,又干凈又完整,比章記糧行的好多了。
老爺都說,做生意也講究知己知彼百戰(zhàn)不殆,都是開糧行的,他便讓小滿把兩家的粟米和黍米各買了一點。
買回來一對比,他就覺得有點不對勁。連忙跟謝云溪說了。
袁博文覺得問題很大,他們雖然在晉州城外的時候就開始賣糧了,但那時候賣的并不多,何記糧行即便是全部買下來了,也撐不了四五天。
皖州城破的時候,何記糧行就被搶過一次,后來的半賣半捐他們以沒糧了就沒有參加。晉州的城門打開沒多久他們就重新開張了,生意很好,種類齊全。
這么看來,何記糧行現(xiàn)在賣的粟米和黍米只有可能是從軍需所出去的,也就是有人在倒賣軍糧!
這種時候倒/賣軍/糧!那真是該死!
雖然袁博文可以輕松拿到糧食,但這個發(fā)現(xiàn)仍然讓他憤怒。他這邊把糧食賣給軍需所,都沒怎么想著掙錢,卻有人利用他們在大肆斂財。
“何記糧行的粟米和黍米現(xiàn)在是什么價?”
“他們的糧食品相好,粟米賣五十三文一升,黍米賣三十八文一升?!?br>
內容未完,下一頁繼續(xù)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