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部完全就是另外一個體系,他們會直接把名冊上報京師工部,然后報給吏部,根本與南戶部沒關(guān)系了,什么保證辦不成之類的都是空口威脅。
只是工部因為是偷偷摸摸的,吏部未必給足名額,所以有時候會有拖延,龐雨看來這是不可知的風(fēng)險,所以優(yōu)先來戶部辦理。
那胥吏指指桌上的包袱道,“這一包便是不足,也相差不遠(yuǎn),你等可以再湊一湊便夠了,或是有其他會票可取,正陽門內(nèi)便有各家錢莊,派一人去片刻功夫便到。”
“確實未帶足夠?!?br>
龐雨湊近一點道,“大人明鑒,這包袱里是五百兩,無論如何便是這些銀子了?!?br>
那胥吏瞇眼懷疑的看著龐雨,龐雨絲毫不慌,微笑著壓低聲音道,“大人大可看看,除了方才查驗?zāi)菈K銀錠是七成,其他都是八成的,過稱一定剛好三百五十兩。
如此大人辦了差,小人免了回鄉(xiāng)湊銀,正是兩下方便。”
龐雨的意思就是給五百兩,多出的一百五十兩是給他們的,再要多的便沒有了。
最讓三人遲疑的,是這個公子爺很可能從這里出去后,便直接去了工部捐監(jiān),這樣他們憑空少了一筆收入。
龐雨給了他們一道選擇題,如果他們此時堅持七成計算,就會顆粒無收,如果放棄七成計算,就會收入一百五十兩,胥吏的選項是很明確的。
兩個胥吏和銀夫互相交換一下眼色,最后那中間的胥吏轉(zhuǎn)向龐雨,“看在主家明事理,便不與這些下人計較了。
我看著有些銀子也是八成的,那便快些稱量了,把由票給這位相公?!?br>
內(nèi)容未完,下一頁繼續(xù)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