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哦,為何?”
“在桐城的時候大人給小人講解過,貨幣增加而物質(zhì)大體不變的時候,物價會上漲,屬下的感覺,各種商貨的市價一直在上漲?!?br>
龐雨抬頭看一眼劉若谷,然后失笑道,“若谷倒記得明白,不過這次我覺得,黃金和白銀都少了,至少在流通領(lǐng)域內(nèi)是如此。
你對物價上漲的感覺,恐怕來自平日使用銅錢?!?br>
“請大人指點?!?br>
龐雨把呈文紙拿起一點,“因為咱們大明朝的貨幣不光又金銀,還有小額交易所用的銅錢,而白銀兌銅錢的比例在升高,你記錄的有嘉靖和萬歷金背錢,這兩種銅錢都已停產(chǎn),數(shù)量是恒定不變的,可以作為一個衡量標(biāo)準(zhǔn)。
天啟年間的一兩白銀兌換四百文至五百文之間,到現(xiàn)在已經(jīng)是兌換七百至八百文,這便說明市面上缺少大量白銀?!?br>
劉若谷一頭霧水,他呆了片刻道,“可那些白銀難道生生飛了不成,屬下想來,以前在的話,不是一直都在么?!?br>
“白銀不會飛,但有大量的白銀在退出流通領(lǐng)域,而沒有新的白銀進(jìn)入。
天下動亂,金銀有天然的避險屬性,但白銀既然是流通貨幣,怎會減少得如此之快?!?br>
龐雨把呈文紙折起,“若谷你可知大明的白銀從何處來的,是朝廷的銀礦挖的,還是私人銀礦挖的?”
“屬下…屬下也不知道那些白銀從哪里來的,但朝廷沒有啥銀礦的,這點小人知道?!?br>
“朝廷沒有銀礦,可咱們的錢糧稅收,都是以白銀為標(biāo)準(zhǔn)?!?br>
內(nèi)容未完,下一頁繼續(xù)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