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剪輯也是如此。
剪輯的話鏡頭篩選就不說了,這幾天主要忙的就是這個事。篩選完要用到的鏡頭,進行把片子完全連接在一起的粗剪。
也就是故事梳理完成后,在開始進行技術化處理的精剪。
比如什么時候切入什么鏡頭,畫面節(jié)奏的快慢,拍攝畫面的調(diào)色、校正,最后是字幕和特效。
字幕是肯定要帶的,并且還要制作法語字幕,因為這部戲要送到戛納那邊。
這些都是一個復雜的過程。
一個成熟的剪輯工作室也需要大約四周到八周的樣子才能完成。
而完成后,那邊配樂也差不多了,到時候拿著成片到配樂室,直接進行兩者結合,得出來的就是成片。
成片之后,才是送審,接著是發(fā)行公司安排院線放映。
這是一套電影上映的流程。
其實與繁復的后期工作而言,拍攝還真不算特別費時間的。
一個月的拍攝,三到五個月的后期制作發(fā)行。
內(nèi)容未完,下一頁繼續(xù)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