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朱棣:你們說誰呢?
【至于在南亞的傳播,路線就更加清楚了,基本就是沿著蒙古征討的路線,像是印度第一次出現(xiàn)火藥,就是成吉思汗第一次西征路上。
成吉思汗啊,一代天驕,提到咱們就夸夸,沒有多盤點元朝就適當(dāng)?shù)难a在老祖宗身上了。
不過人家老祖宗是真的猛,好感度拉滿,武力值拉滿?!?br>
“一代天驕?”始皇帝顯然是察覺到了天幕的夸贊,不說什么吃醋那種拉低始皇大大逼格的話,但顯然他意識到這是個異族中稱道的對手。
就憑天幕三番五次見縫插針的夸贊,就足夠了。
劉徹也同樣好奇,“真不知曉這位異族首領(lǐng)到底如何天驕,居然叫后人如此夸贊?”
他們對異族可是沒有任何的好感,注定做不了其樂融融的一家。
林書也沒期盼著他們能現(xiàn)在就做到民族大和諧,起碼得先打服了再說什么教化、融合。
大棒加大棗,永遠(yuǎn)的套路,但就是好用。
【別的不說啊,蒙古軍隊跑得那是真遠(yuǎn),人家游牧民族打起仗來嘎嘎猛,在對越南和緬甸等國發(fā)動軍事行動的過程中,將火藥、火器的技術(shù)傳入這些地區(qū)。
大明的時候,我們國家還把硫磺和硝石作為出口商品銷給外國。
反正主打就是咱們發(fā)展,大家喝湯,當(dāng)然,也不能完全抹滅人家‘引進(jìn)’過去后自我的發(fā)展,但源頭都在咱們這是事實。
內(nèi)容未完,下一頁繼續(xù)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