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著聽到皇帝的圣旨,有些驚呆外加一絲無奈的黃瓊。也不知道,這位萬歲爺子再搞什么的高無庸,也只能硬著頭皮繼續(xù)道:“皇上說了,原本移交玉璽是大事,應(yīng)該選一個黃道吉日來操辦的。不過,皇上又說了,既然早晚都是要交的,那就現(xiàn)在便交出來,以便太子施政?!?br>
“他即身為天子,當(dāng)一切都是以國事為重。那些繁文禮節(jié),也不用太看重。如果太子認(rèn)為草率了,那過后再補(bǔ)一個儀式也是可以的?;噬辖o殿下的口諭,印璽乃權(quán)柄也,這印璽一蓋即是天子政令即出。而君王的政令若是一出,或是還給百姓一個盛世,或是這天下狼煙四起。”
“皇上希望太子殿下,施政能夠以這黎民百姓為重,在施政上定要慎之又慎。行事要上對得起蒼天,下對得起億兆黎民的信托,更不要輕啟干戈。一切要以祖宗留下來的江山社稷,以及億兆黎民為重。讓您善待您的兄弟,善待您的臣工,善待你的子民,珍惜這錦繡江山?!?br>
見到黃瓊抬手要拒收,高無庸急忙的道:“殿下,皇上原話說,你小子不要虛頭巴腦的,搞出那些用不著的虛禮,朕給你就收下。你是不相信朕,還是不相信你自己?朕身為天子,既然做出了決定,就斷然沒有再往回收的道理。今后你對得起,朕的這番信任比什么都強(qiáng)?!?br>
聽到高無庸的話,被搞得措不及防的黃瓊,很是有些無奈的嘆了一口氣。自己回來面君的當(dāng)天,老爺子提過要提前傳位給自己。自己將老爺子的話,當(dāng)成了一個試探而沒有接招。就連前次叫大起,老爺子那番話,自己也一樣沒有當(dāng)做一回事,原想著老爺子不過是想要偷懶。
卻沒有想到,今兒一大早老爺子,不僅連早朝都沒來。還給自己搞了這么一出,就連傳國玉璽都交給自己,讓自己以及群臣都措手不及事情來。想在一想想,這兩日晨昏定省,自己就連聽雪軒的門都沒有進(jìn)去?,F(xiàn)在來看,老爺子那日是并不是在試探自己,更不是一時興起。
黃瓊這個當(dāng)事人之一,都被搞得措手不及。而殿下群臣則是目瞪口呆,就算這位皇帝真的撒手,可這也有些太草率了吧。玉璽是什么?那是天子之璽,那一方玉雕成的印璽,便代表著帝王的身份。璽在天下在、帝王在,璽若失便天下失,帝王殞命。這玉璽就是代表著君權(quán)。
玉璽上那受命于天、既壽永昌,這八個大字代表著君權(quán)神授,不可侵犯。如今這位皇帝,如此輕飄飄,便將玉璽以及本朝帝王諸寶,都移交給太子。自己只留下一個貼身小璽,基本上可以說,也就等于將這權(quán)傾天下的帝位,提前傳給這位太子爺。這是不是有些太過那啥了?
看著群臣一副目瞪口呆,外加一頭霧水,大惑不解的樣子。在聽著一邊急于回去復(fù)旨的高無庸,不斷催促的話。知道老爺子,這是鐵了心要提前交權(quán)的黃瓊。只能無奈對著那枚傳國玉璽,恭恭敬敬的三拜九叩之后,沒有假手身邊的太監(jiān),而是親手接過那一托盤大小諸寶。
還有他前世的時候五代十國便失蹤的,那枚從祖龍開始,便流傳下來的傳國玉璽。見到玉璽已經(jīng)完成移交,高無庸再無半句話,給黃瓊磕頭了三個頭后,便帶著身邊倆個小太監(jiān)轉(zhuǎn)身離去復(fù)命。而在高無庸離去后,黃瓊在身后群臣眾目睽睽之下,凝視這一盤子璽、寶良久。
才抬手拿起那枚在他前世,有著無數(shù)謎團(tuán)玉璽??粗婺鞘苊谔?、既壽永昌八個大字,卻同時一樣有些不知所措。這枚玉璽自從當(dāng)年祖龍肇基,以和氏璧創(chuàng)造以來,一直便是歷代皇權(quán)象征。沒有這枚傳國玉璽朝代,都不被認(rèn)可為正統(tǒng)。甚至在史書上,干脆被稱之為偽朝。
當(dāng)年齊軍攻破長安,唐僖宗攜帶此玉璽逃奔蜀中,以成都為行在。太祖皇帝雖說在長安開國肇基,建立這個大齊朝。但卻因?yàn)閭鲊癍t被唐僖宗帶走,在一統(tǒng)河山之前只能使用自己仿造的玉璽替代,而被長安坊間百姓,私下稱之為成為白板天子,并一度被百姓看不起。
直到桂林郡王攻破成都后,太祖做的第一件事,不是封賞破蜀諸將。而是派出心腹統(tǒng)帶重兵,趕到成都索要這枚玉璽。直到將這枚玉璽,平安迎回到長安宮中,太祖皇帝心才定下來,認(rèn)為自己這才是真正坐穩(wěn)了天下。足以可見,這枚傳國玉璽,在歷代帝王心中地位之重要。
看著這枚缺了一角,以金補(bǔ)上的玉璽,黃瓊才知道前漢王太后怒摔玉璽的歷史,原來是真實(shí)的。在最初的不知所措過后,輕輕的撫摸了這枚傳國玉璽良久,此時的黃瓊心思卻分外的平靜。即沒有狂喜,也沒有任何的激動,就好像他剛剛接過的,只是一堆普通的印章一樣。
而不是這枚象征著皇權(quán)玉璽,以及背后代表著無上權(quán)利,以及萬里江山和億兆黎民。黃瓊臉上看不出一絲波動的平靜,也讓從驚愕之中漸漸回過神的群臣,也陸續(xù)的穩(wěn)定了下來,跪在地上三呼萬歲。而面對著群臣,黃瓊卻并未轉(zhuǎn)過身,卻是將目光轉(zhuǎn)向了空無一人的御座上。
其實(shí),黃瓊也知道,按照過去的禮制,對于類似的事情要三推三讓,才算是做到了位,做到了人子、人臣該做到的。就算是老爺子硬塞過來的,自己也得推辭才算是可以??勺岦S瓊有些無奈的是,這種事情他是開天辟地第一次遇到。在歷史上,一樣無可以遵循的先例。
內(nèi)容未完,下一頁繼續(xù)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