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竟,相比較3省地區(qū)完備的交通線和防御工事,草原和西域兩個地區(qū)更需要機動火力。
武器裝備不是只裝備上就完事了,還得進行訓練,例如玩老式火炮的,你給他個新式速射炮甚至自行火炮,他玩的好嗎?
所以,第9軍和第十1軍就熄了心思,好好的加固防御,防止日本人滲透突襲。
至于守不守得???
日本炮擊進行到第1個3十分鐘后,第9軍司令部整合了1下情況,并發(fā)了下去,讓下面的部隊對戰(zhàn)役整體情況有個數(shù)。
“軍部通報了戰(zhàn)線總體情況,我們好像是日本人主攻方向?”參謀長拿著通報
“主攻方向?日軍的攻城炮還沒出來,只憑借1些150毫米榴彈炮,恐怕不能判斷吧?”鄒誠愣了愣。
日軍火力確實激烈,但是也僅僅是看著熱鬧,并不能造成太大傷害。
32師修建的隱藏火力點,暗堡,藏兵洞,交通壕等,都沒有遭到太大破壞,證明日本人根本不熟悉這里的情報,甚至沒有情報。
如果有1丟丟情報,他們也不會拿著炮彈,對空無1人的“火力點”施加炮擊了。
至于主要支撐點的碉堡,光鋼筋混泥土就有兩米5至3米厚,頂部薄弱1些,也用泥土和木材等進行了加強。
關鍵部位的支撐碉堡還帶有1百至3百毫米不等的裝甲。
內(nèi)容未完,下一頁繼續(xù)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