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學新不急著爭辯也沒忙著解釋,因為他知道真理站在自己這邊,也知道如何說服他們,所以就以第三者的眼光靜靜的聽著眾人的話并觀察他們的反應。李長吉的說的有道理,雖然王學新知道他是錯的。畢竟他是這時代的人,沒能清楚的認識到火箭的魅力也正?!鋵崉e說面前這十幾個人了,放眼全球也就毛熊正兒八經(jīng)的抓住火箭彈的定位知道以量取勝,其它國家一個個的全都掉進“精度”這個坑里。否則火箭彈這技術(shù)一研發(fā)時間早二還不復雜,怎么可能到現(xiàn)在還沒有大規(guī)模出現(xiàn)在戰(zhàn)場上……巴祖卡火箭筒也是因為精度問題一直沒被軍方重視,直到斯奈金上尉在沒有征得任何人同意的情況下,不顧一切的帶著火箭筒出現(xiàn)在射擊表演場上將其展示在軍方高層人士面前。所以李長吉對精度提出質(zhì)疑并不奇怪,張若中也是這樣的想法,五金和藥罐子也差不多。張萬和和蘇欣兩人的說法卻顯得有些不合時宜。張萬和是從大環(huán)境和背景分析,覺得鬼子既然要研發(fā)這東西就必然有它的道理。而蘇欣則是就“噴進彈”本身看出了問題。王學新認為蘇欣的洞察力更不容易,至少在場的干部就沒人看出來,所有人的目光都不自覺的盯在“噴進彈”精度方面的缺陷而自動怱略了它的優(yōu)點……人往往就是有這惰性,會把別人的缺點放大并直接否定,他們根本就沒想過這東西要是能把優(yōu)點發(fā)揮出來就妥妥的是個神器。王學新不知道的是,蘇欣之所以能看出這有用的東西當然不可能這么不堪。然后仔細一想,就發(fā)現(xiàn)問題所在了。“它可能不只不會浪費資源,還會節(jié)省資源!”蘇欣說這話時臉上帶著不確定,她瞄了王學新一眼希望他能給出一個肯定的回答。王學新只是不置可否的揚了揚眉,卻把蘇欣給氣得半死?!霸趺凑f?”張萬和問,他也迫切的想知道答案?!皬S長!”蘇欣說:“這‘噴進彈’不需要炮就可以自個打向敵人,也就是說我們省下了造炮的時間和過程,這難道不是一種節(jié)省?”張萬和“哦”了一聲,然后走上前去近距離觀察了下導軌,甚至還擺弄了下,接著就吃驚的叫道:“這玩意就是個半圓鐵皮,連撞針都沒有!”張萬和說著又提起導軌掂了掂,一臉意外的問著王學新:“還不到十斤?”“五斤九!”王學新回答,他已經(jīng)問過淺野相原這個問題了。張萬和干脆把導軌拎了過來擺在眾人面前,疑惑的問著王學新:“沒有撞針,這玩意是怎么點火的?”“用電池!”王學新指著尾部一個長方形小盒子回答:“在那裝上一節(jié)手電筒用的電池,一拉繩就在尾部通上電,然后就完成點火了!”“就這么簡單?”張萬和難以置信的望著王學新?!熬瓦@么簡單!”王學新點了點頭。其實這“炮”根本就不能稱之為炮,它就是一個導軌或者更正規(guī)的說是“定向器”。如果不要求精度的話,連這定向器都可以不需要,把“噴進彈”往地上一擺,電線搭著電池兩端往尾部一碰……就發(fā)射出去了。由于這“噴進彈”不像普通炮彈一樣需要膛壓發(fā)射,所以導軌有多薄就做多薄,說是一層鐵皮也不為過,“巴祖卡”火箭筒全重也只有六斤八。張萬和想了想,就問五金:“咱們生產(chǎn)一門“鬼炮”需要多少工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