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萬和是個老軍工,又有戰(zhàn)斗經(jīng)驗,這時被王學新提了個醒,越想越覺得王學新這說法非同小可,于是就召集各分廠主任開了個會。其實張萬和還希望首長能參加,因為這其中有些決策是張萬和都做不了主的原本跟首長說的是“噴進彈”,這時突然改成另一個東西,這肯定得首長同意。只是首長那因為要指揮戰(zhàn)斗一時走不開,就派了參謀長參加。開會的地點依舊是張萬和的辦公室。此時張萬和的辦公室里已多一張嶄新的四方桌,帶著天然的木紋,還隱隱散發(fā)著原木的香氣,旁邊擺著幾把單人坐的木凳。張萬和一邊將散亂在方桌上的件堆疊在一起整理開一邊高興的說道:“這桌是老鄉(xiāng)送的,咱兵工廠時不時用邊角料給老鄉(xiāng)打打鍋鏟之類的,老鄉(xiāng)就給咱做了這么張桌。我尋思著,咱們開會總不能老是坐凳子上,寫幾個字還得放膝蓋腿上,多不方便啊,于是就收下了!”說著就招呼著王學新:“來來,這邊坐!”等王學新坐上后,張萬和就給王學新遞上了紙和筆,然后在桌面上敲了敲,說:“乘大伙兒還沒來,你先把自己想的玩意畫一畫,到時也好跟大伙兒說!”王學新回道:“不就是一鐵筒加一炮彈么,有啥好畫的?”不過想想覺得還真是。王學新在現(xiàn)代見過無數(shù)次火箭筒,所以腦海里對火箭筒有印像,一說起火箭筒馬上就浮現(xiàn)出各種火箭筒的樣子甚至還自帶其發(fā)射時的畫面。但別人甚至連火箭筒都沒聽過確切的說火箭筒是早就有了,它的設計和展示是在一戰(zhàn),1918年時這種管狀武器發(fā)射火箭彈的武器就出現(xiàn)了。但這最原始的火箭筒才出現(xiàn)五天,一戰(zhàn)就結束了,于是這東西就被無限期擱置,之后一直因為精度差而被忽視。最終它重新出現(xiàn)在世人的視線里,是到1942年美軍把它投入到非洲戰(zhàn)場對付隆美爾從發(fā)明到被重視整整花了二十幾年的時間,也算是創(chuàng)下一個紀錄。此時,要來參加會議的人肯定對火箭筒沒有半點概念,當然得把它畫出來形像化。于是,王學新就憑著印像將rg火箭筒大概的樣子畫了下來。在動手前,王學新還花了幾分鐘時間考慮了下是否要仿制“巴祖卡”,比如系統(tǒng)給的鬼子所謂的“四式火箭筒”也是巴祖卡類的火箭筒。但想了想王學新還是覺得rg更適合。rg的生產(chǎn)可能會比“巴祖卡”難一些,但它給射手帶來的方便和安全卻不是“巴祖卡”能比的?!鞍妥婵ā本褪前鸦鸺龔椦b鐵管里頭發(fā)射,其噴射的尾焰很可能燒傷射手,所以通常需要加裝擋板或者射手要帶上特殊的面罩。而rg則是借鑒了鐵拳的原理,先用一個藥包將彈頭噴射出去,在01秒飛行了大概十一米后才點燃火箭然后直奔目標。這使rg在操控性上比“巴祖卡”好得多,不需要擔心被火箭彈的尾焰灼傷,因此幾乎不需要任何培訓就能操作這也是rg能風靡全球甚至能在非洲流行的原因之一,那的人大多沒受過訓練,只要扣動扳機能朝敵人方向打就對了。此時的八路軍因為擴軍速度過快素質(zhì)普遍不高,同樣很需要這種易操控的裝備。正畫著,幾個分廠主任就先后來了。蘇欣站在王學新身后看了一會兒,“喲”了一聲:“王學新同志,改行當畫家了?這畫的是啥?”五金湊上來一看,說:“我看著像個喇叭,小東北,畫這干啥?”蘇欣笑道:“我看哪,這就是個燒火用的吹火筒!”王學新一邊給火箭筒添上最后幾筆一邊不耐煩的說:“去去去,女孩子家的不懂!”蘇欣還想爭辯什么,張萬和就介紹道:“蘇主任,那是咱們今天討論的主題,是王學新同志的新想法!呆會兒咱們聽聽看,都說說是否可行!”這一來蘇欣就沒話說了,不過還是帶著挑畔的眼神瞪了王學新一眼,小聲嘀咕著:“呆會兒可別出丑了!”不久參謀長也來了,帶著個書,他進來就解釋道:“首長讓帶的,說是要把會議內(nèi)容詳細記錄下來,到時交給他!”張萬和跟參謀長客氣一番后,就對王學新?lián)P了揚頭:“怎么樣,王學新同志,給大家說說你的想法吧!”王學新把畫好的火箭筒往桌面一擺,介紹道:“我的想法差不多就這樣,簡單的說它就是噴進彈的一種改進,這是扳機、這是彈頭、可以扛在肩上直射!”張萬和和參謀長還在等下,卻發(fā)現(xiàn)王學新已沒往下說的意思了?!熬瓦@樣了?”張萬和意外的問?!澳沁€能咋樣???”王學新說:“不就是這么個玩意唄,我都畫出來了!”張萬和給氣笑了:“說說它的啥啥啥的好處,現(xiàn)在真到會上了就一句扛肩上直射就完了?”王學新“哦”了聲,把之前跟張萬和說的優(yōu)點又復述了一遍,然后補充道:“其實不只是敵人炮樓!鬼子跟我們作戰(zhàn)很常用的沙袋工事,這種直射武器很適合用?!崩铋L吉不愧是留過學同時也在武器裝備這方面有研究的,他點頭說道:“這方面我沒意見,可用于直射的武器就相當于加農(nóng)炮,它對地面上的工事更具破壞力!”這不只是速度和動量的問題,更是存在“橫截面”是否容易命中的問題。比如一個立在地面的炮樓,如果用直射火炮打,那目標截面就是一個與其高度成比例的長方形區(qū)域。如果用曲射炮自上而下的打,目標截面就是與高度無關的圓形區(qū)域。很明顯,前者能命中目標的概率要大得多。同理,構筑在地面上沙袋工事也是如此。另外還有戰(zhàn)壕工事、碉堡的機槍射孔等,如果要直接將工事本身摧毀,當然得直射武器,曲射武器只能攻擊其后的人甚至對碉堡還無可奈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