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烜只是笑笑,不動聲色??吹贸鰜恚@老吏也是天地會的人,似乎在慫恿自己加入天地會。楊烜雖然常與江湖人士來往,但他知道天地會組織渙散,難成大器。
如今,楊烜身陷囹圄,父親死于教民之手。當務(wù)之急,是先出獄,報了殺父之仇,再靜觀局勢發(fā)展,選擇合適的陣營。
楊烜盤算已定,說道:“大哥高看楊某了。楊某不過一介紈绔子弟,無德無才,一不能報天地會知遇之恩,二不能為父盡孝,哪里還敢奢談趁亂起事呢?”
這話說得倒是實情。
穿越之初,楊烜得知自己是楊遇春之孫,又得到天地會的信任,一時雄心萬仗。他夢想著自己能夠驅(qū)除韃虜,恢復中華,進而改變歷史。
然而,沒過幾天,殘酷的現(xiàn)實就給他潑了一盆冰水。腐敗的監(jiān)獄、猖狂的教民、父親的慘死……這些事情不見于史書,卻比史書更加真實,讓楊烜真真切切感受到晚清的殘酷、冷血。
一將功成萬骨枯。在晚清,僅僅一場太平天國運動,就使華夏損失了1億以上的人口。這冷冰冰的數(shù)字,背后卻是一個個鮮活的生命。
楊烜頗為氣餒。也許,在晚清這個亂世,在這個“三千年來未有之大變局”下,個人是不足以改變歷史的。對于楊烜來說,不如明哲保身,過過舒坦日子算了。
不過,殺父之仇不共戴天,該報還是要報的。楊烜已經(jīng)盤算好了,出獄第一件事,便是去央求廣東提督陶煜,請他出兵鎮(zhèn)壓教民,抓捕殺父仇人。
獄卒老王見楊烜態(tài)度消極,便不再勉強,又和他喝了幾盅酒。
楊烜追問劫獄之事,老王便閃爍其辭,只說讓他不要著急,只管待命即可。
次日夜晚,楊烜難得睡了個好覺。四更時分,楊烜正在熟睡,突然被人蒙住了嘴巴。
內(nèi)容未完,下一頁繼續(xù)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