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江是珠江流域的主流,也是華夏第三大河流,發(fā)源于云南省曲靖縣,流經(jīng)貴州、廣西,至廣東省三水縣,與北江相通并進入珠江三角洲,最后注入南海。
西江各段有著不同的名稱。源頭至貴州望謨縣段稱南盤江,貴州望謨縣至廣西象州縣段稱紅水河,廣西象州縣至桂平縣段稱黔江,桂平縣段至梧州府城段稱潯江,梧州府城至廣東三水縣段始稱西江。
西江與東江、北江及珠江三角洲諸河合稱珠江。西江是珠江水系中最長的河流,航運量居華夏第二位,僅次于長江。
黑旗軍西進廣西,將沿西江逆流而上,直至大湟江口。大湟江口位于廣西潯州府平南縣、桂平縣之間,距離金田村不遠。
從三水縣出發(fā)后,黑旗軍將遇到第一座大城市:肇慶府。
肇慶是粵西重鎮(zhèn),與廣西梧州府接壤,位于西江北岸,是西江下游重要水運樞紐。它扼兩廣之咽喉,自古就是嶺南軍事重鎮(zhèn)。
明嘉靖四十三年1564年,明朝始設兩廣總督,駐肇慶85年。清順治十一年1654年,清朝始設兩廣總督府,駐肇慶92年,后改駐廣州。
除此之外,肇慶也是粵西經(jīng)濟中心,境內(nèi)造船業(yè)、制糖業(yè)、鹽業(yè)、鑄錢業(yè)、竹業(yè)等都很發(fā)達。
肇慶府不同于三水縣,是一座府城,城高墻厚。廣州將軍穆特恩從各地調(diào)兵堵截黑旗軍,在肇慶布下一道防線,試圖阻止黑旗軍西進廣西。
另外,肇慶城東有鼎湖山、羚羊嶺,夾江對峙,堪稱天險。若守御恰當,足以抵擋黑旗軍一段時間。
情報顯示,肇慶城防比預想中的要嚴密。對此,參謀長馮可欽頗有顧慮。他帶上偵察科長毛人杰,從前線急棹而下,面見楊烜,提出了自己的憂慮:
“大帥,肇慶城比預想中的要堅固。我們原本打算派遣斥候入城,但清軍盤查特別嚴。行人非有路引不得入內(nèi),更不得攜帶武器。
“據(jù)城外天地會的兄弟講,肇慶城內(nèi)已經(jīng)駐扎了近三千兵勇。肇慶以西的德慶州,駐軍亦有增加。若我們久攻肇慶不克,穆特恩的大軍又緊逼不舍,將于我們不利呀!”
這確實是個問題,攻打肇慶確實很有風險。
楊烜猶豫片刻,問道:“鼎湖山、羚羊嶺那邊怎么樣?清軍布防了多少兵馬,抵抗意志如何?”
偵察科長毛人杰答道:“清軍守衛(wèi)肇慶,依然是重內(nèi)輕外,只在鼎湖山、羚羊嶺一線布置了不到一千兵勇,目的在于對付我們的水營戰(zhàn)船。
內(nèi)容未完,下一頁繼續(xù)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