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可欽已經(jīng)發(fā)現(xiàn),自己與楊烜之間存在著一種難以彌補的差距。
這種差距,主要體現(xiàn)在對于時局的把握、對于敵軍的預測、對于敵將心理的感知。這種差距,是沒法用知識彌補的,也沒法通過后天的努力彌補。
楊烜總能作出準確的判斷,總能果斷下達軍令,總能先人一步,總能取得勝利。即便馮可欽自視甚高,也只能在楊烜面前甘拜下風。
也許,這就是天命所在吧。
對于馮可欽來說,自己的前半生毫無意義,科場失意,經(jīng)濟拮據(jù),只能在書中覓些趣味。
半年前,楊烜一打三水。如果那時候他沒有“從龍”,他將仍像前半生那樣半死不活的,靠微薄的教書費糊口,最后窮得只能買口薄棺材。
現(xiàn)在,他是黑旗軍的參謀長,手握兩千水陸精銳,平生所學都有了用武之地。最關鍵的是,他覺得自己的人生有了希望,覺得華夏有了希望。
他將誓死追隨楊烜,把黑旗軍的旗幟插遍天下!
這天下午,黑旗軍前鋒抵達鼎湖山、羚羊嶺一線。馮可欽派出前鋒,對駐守兩地的清軍發(fā)起試探性進攻。
清軍在鼎湖山、羚羊嶺兩地設有兩處防御陣地。一處在山上,設有炮臺,可以打擊西江上的敵船、山下的敵軍。另一處在東側山腳下,防止敵軍上山奪取炮臺。
另外,清軍在兩山其他側翼亦設有少量警戒兵力。但他們?nèi)笋R太長,只有一千多人,卻要防守兩處地方,兵力捉襟見肘。
面對黑旗軍的進攻,清軍居高臨下,使用火槍火炮還擊。
肇慶是粵西門戶,鼎湖山、羚羊嶺本就是江防要塞,設有炮臺。盡管清軍防務廢弛,他們還是順利“打退”了黑旗軍。
這自然是黑旗軍麻痹清軍的。清軍不知是計,反以為自己打了勝仗,派人向肇慶城內(nèi)報捷。
【本章閱讀完畢,更多請搜索666文學;http://hzkaidi.com 閱讀更多精彩小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