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言一出,在場的村民紛紛下跪。那耄老似乎是村里的族長,帶頭說道:
“這位軍爺,但凡部隊下鄉(xiāng),不管是綠營還是天地會,都是劫掠鄉(xiāng)里,從來沒有為老百姓施粥的。黑旗軍不僅不擾民,反而為我們施粥,果然與傳聞中的一樣。我代李氏族人,感謝軍爺大恩大德。”
果然是村里的族長。楊烜連忙扶起耄老,和他攀談片刻,便問他道:“老先生,聽說村里有個名叫李秀成的年輕人,為人極有見識,我想見他一面,您能為我引薦一下嗎?”
那耄老思索片刻,疑惑地說道:“軍爺,莫非是您記錯了?我們村里從來沒有叫李秀成的年輕人呀?!?br>
難道,自己的記憶出錯了?楊烜絞盡腦汁,搜索腦海里的歷史知識。沒錯呀,這李秀成確實是廣西藤縣大黎里新旺村人呀。
對了,想起來了!楊烜轉而問道:
“老先生,這李秀成今年二十七八歲,舅舅是個塾師。李秀成年幼時,曾到舅舅的村塾里幫工,一邊讀書,一邊打工。他很聰明,在村塾里認了字,粗通文墨。老先生,您再想想,有沒有這號人?”
那耄老想了半天,最后猶豫著問道:“軍爺,老朽想起來了。我們村確實有這么一個人,符合軍爺?shù)拿枋?。但他不叫李秀成,而叫李以文?!?br>
楊烜心頭一震,腦海深處的記憶被喚醒了:李秀成原名就叫李以文,加入太平軍后改名李壽成。因他英勇善戰(zhàn),屢立奇功,特被洪秀全賜名為“李秀成”!
他不動聲色,讓親兵授給耄老二兩銀子,問道:“老先生,你講一講這李以文的事跡。我對照一下,看是不是我要找那個李秀成。若是他,若能把他找來,我還要再送你二兩銀子?!?br>
那耄老得了好處,高興極了,說道:“軍爺,這李以文自幼聰明。他在舅舅村塾里邊幫工,邊讀書,硬是識得了字,還能略作文章。
“他幫地主家放羊,在鞭鞘上綁上石頭,把一大群羊治得服服帖帖。即便是脾氣暴躁的公羊,到李以文手里也得乖乖的……”
【本章閱讀完畢,更多請搜索666文學;http://hzkaidi.com 閱讀更多精彩小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