艇軍“聚黨于潯、梧江上,剽略客販貨物,日益橫肆”,官府莫能禁止。梧江、潯江一帶的艇軍不下十支,彼此不相隸屬,實力較強的有大頭羊張釗、大鯉魚田芳、羅大綱等。
自從離開肇慶府后,黑旗軍便不時遇到小股艇軍。大體上,雙方都能相安無事。黑旗軍羽翼已成,有近兩百艘各式船只,艇軍并不敢輕易招惹黑旗軍。
那么,在武林墟江面襲擊黑旗軍的,又是哪支艇軍呢?
水營前鋒來報,說這支艇軍打著“張”字旗號。楊烜更加憤怒,姓張的艇軍頭目有兩個,一個叫張國梁,一個叫張釗。
歷史上,張國梁和張釗都投降了清朝,給太平天國造成極大的破壞。
尤其是張國梁,原叫張嘉祥,本是艇軍羅大綱的手下。1849年,張國梁接受招安,日后成為綠營名將,官至江南提督,是太平軍的死敵。
至于張釗,江湖綽號大頭羊,也不是盞省油的燈。張釗在艇軍中實力最強,先投奔了太平軍,彼此不合,最終投奔了清朝。他占據(jù)大湟江口,阻斷水上交通,使太平軍不得染指潯州。
既然你不仁,休怪我不義。楊烜當(dāng)即下令還擊,非打垮這支艇軍不可。雖說艇軍是地頭蛇,也不能欺人太甚。日后,黑旗軍還要在廣西混,若壓不過艇軍這個地頭蛇,還怎么在廣西立足?
艇軍的戰(zhàn)船多為肇慶產(chǎn)的“波山艇”,又叫“古勞艇”。黑旗軍水營戰(zhàn)船大部分也是“波山艇”。但水營一支隊的戰(zhàn)船多是海盜船,脫胎于葡萄牙人的“老閘船”,又與廣東“紅單船”類似。
海盜船是海船,兼有中式硬帆、西式軟帆,排水量大,載有洋炮。波山艇是內(nèi)河船,排水量小,載炮少。波山艇在海盜船面前,純粹是“關(guān)公面前耍大刀”。
戰(zhàn)斗不到一個時辰,艇軍大敗,沿潯江向西逃竄。逆水行船,艇軍逃跑速度不快。黑旗軍則不依不饒,派出快船追趕。
眼看就要被黑旗軍追上,艇軍折入潯江支流白沙河。黑旗軍水營一支隊步步緊逼,亦折入白沙河。
沒想到,白沙河上竟有一個水寨。等黑旗軍追至寨前時,艇軍大部已躲入水寨,只有七八艘波山艇來不及進入水寨,被隔在寨門外。
寨門周圍炮位林立,顯然是一座險隘。奇怪的是,這座險隘上并無清軍旗幟。守軍似乎是地主團練,也不朝黑旗軍開炮。
內(nèi)容未完,下一頁繼續(xù)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