艇軍在梧江、潯江一帶縱橫多年,人多、船大、炮利。但艇軍組織渙散,彼此不相隸屬。平日,各部艇軍各守地盤、各分畛域,彼此表面客氣,暗地防備。
他們以劫掠為生,貪財嗜利,素?zé)o大志,并未形成一股強(qiáng)有力的政治勢力,也未對官府構(gòu)成實質(zhì)性的威脅。
這次,艇軍齊聚新圩,卻是一件難得的盛事。艇軍四大金剛提前到齊,即“大頭羊”張釗、“大鯉魚”單芳、“卷嘴猴”侯志、“大只具”關(guān)巨。單聽這些人的綽號,便知道他們都是混跡多年的江湖草莽。
除此之外,艇軍“首領(lǐng)”任文炳、羅大綱、黑旗軍楊烜也來參會。
任文柄是大家公認(rèn)的艇軍首領(lǐng)。
十年前,第一次鴉片戰(zhàn)爭結(jié)束,官軍裁撤水勇。眾人不愿回鄉(xiāng)務(wù)農(nóng),卻又無路可去,進(jìn)退失據(jù)。任文炳振臂一呼,召集水勇組成一支艇軍,張釗、單芳等人都曾是任文炳的部下。
與反復(fù)無常的張釗、單芳等人不同,任文炳是一個決意反清、決不接受官府招安的人。這一點,他與羅大綱頗為相似。
歷史上,羅大綱投靠太平軍,借助太平軍這個大平臺,打了許多硬仗,一度逼得曾國藩跳水自殺,從而留名青史。
任文炳沒有投靠太平軍,決定單干,于1851年戰(zhàn)死。這年春,任文炳率所部艇軍圍梧州城。守城清軍出銀兩萬兩贖城,任文炳解圍,改攻潯州,不克。
5月,任文炳攻克貴縣,再攻潯州,失利,改走梧州,與兩廣總督徐廣縉大戰(zhàn)。所部艇軍潰敗,任文炳等人戰(zhàn)死。
這次艇軍集會,張釗是召集人,在各部艇軍中實力最強(qiáng)。但大家都尊奉任文炳為老大,請他端坐主位,主持會議。眾人按照實力大小、資歷深淺,逐次落座。
幾年不見,艇軍里出現(xiàn)了不少新面孔。張釗為大家一一引介,特意夸贊黑旗軍楊烜,說道:
“諸位,黑旗軍楊司令是我們艇軍中的后起之秀,擁有大小戰(zhàn)船上百艘,曾在廣東打敗過紅單船武裝,實力不容小覷。楊司令光臨艇軍集會,也是咱們艇軍的榮幸?!?br>
內(nèi)容未完,下一頁繼續(xù)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