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秀清想了想,說道:“老弟無需多慮。老弟帶黑旗軍過來團營,黑旗軍若改編為太平軍,老弟仍舊統(tǒng)帶黑旗軍舊部。
“不瞞老弟說,我打算把太平軍編為十個軍。若老弟現(xiàn)在把黑旗軍改編為太平軍,我愿保舉老弟為一軍長官。”
為吸引各地拜上帝會信眾參加金田團營,洪楊允諾各地頭目,讓他們出任太平軍頭目。各頭目各憑本事,能帶過來多少信眾,就能出任多大的太平軍長官,所部官兵均從信眾整編而來。
這勢必會造成山頭主義。但洪楊對拜上帝會的組織紀律有著充分的自信,加上情況緊急,只得暫時放任這種山頭主義。
楊烜猶豫片刻,說道:“楊大哥,現(xiàn)在事情還不急,暫時不用把黑旗軍整編成太平軍。退一萬步講,假若果真有事,我必會服從楊大哥的調(diào)遣,率領(lǐng)黑旗軍與太平軍并肩作戰(zhàn)?!?br>
換了一般人,楊秀清早就不高興了,必會拂袖而去。
但楊烜年輕有為,黑旗軍驍勇善戰(zhàn),水營船堅炮利,值得楊秀清再三爭取。
再者,楊秀清是個孤兒,由伯父養(yǎng)育長大,沒有兄弟姐妹。楊家是平在山東旺沖有名的貧民,族人稀少。
為了培植親信,楊秀清費盡心機人。一方面,他注重提拔底層士兵。歷史上,太平軍東殿大將林啟榮、林紹璋、李秀成等人都起于微末。
另一方面,楊秀清刻意結(jié)交楊姓豪杰,與之結(jié)為同姓兄弟。如楊元清、楊嗣清、楊輔清等人,雖與楊秀清稱兄道弟,其實并無血緣關(guān)系。
楊秀清見楊烜不愿把黑旗軍改編為太平軍,誤以為楊烜貪戀兵權(quán)。這事確如楊烜所說,暫時還急不得,也不能硬來,免得激起大變、適得其反。
不過,楊烜有背景、有才能、有毅力,是個值得結(jié)交的人。楊秀清靈機一動,說道:
“老弟,你我都是楊姓。說不定,咱們五百年前還是一家呢。今日,我就高攀一回,與老弟結(jié)為同姓兄弟。老弟意下如何?”
內(nèi)容未完,下一頁繼續(xù)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