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海經》五藏山經中就有記載,戰(zhàn)國時期“賁聞之山上多蒼玉,其中黃堊多涅石”。
西漢魏晉之時,便有了深達八丈的煤礦井,還有可容納百余人的煤礦洞。
說起來漢文帝的內弟,當初窮困潦倒之時,也曾挖過煤。
而到了宋時,更是有著‘汴京城中數百萬家,盡仰石炭,無一燃薪者’的情況。
而到了如今,大明各處鐵礦冶煉之地,也大多是用煤炭作為燃料。
只是受制于開采技術,大多是露天礦和掩埋不深的煤礦,沒有達到整個中原社會都在使用其作為燃料的狀態(tài)。
整理著思緒,朱允熥的眼神卻是慢慢的深邃起來。
他想到了在遙遠的泰西,海峽對面,那遮天蔽日的烏云,天空之中總是不停的酸雨。
他還想到了,因為解決開采效率問題,而由此產生的蒸汽機!
中原可能缺石油,但絕對不缺煤炭。
而就在朱允熥想著這些事情的時候,盤著腿的朱樉看著不發(fā)一言的大侄子,直以為這是撞邪了,不禁伸手在朱允熥眼前晃著。
“熥哥兒?”
朱允熥應了一聲,立馬是從軟榻上爬起來。
內容未完,下一頁繼續(xù)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