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時若是包黑子在提出這個問題,一定會受極大阻力,且多半要被眾人駁斥。
這他才想到了迂回的方法,只希望新任河北西路指揮使能夠幫襯一下蘇石,讓他平安歸來。
蘇石離開汴梁時,包黑子因公務并不在京師,不然的話,他是斷然不會同意其前往的。
盡管包黑子骨子里是主戰(zhàn)派,主張的是加強軍隊訓練,建強軍以御外敵,而不是每年納歲幣來保安危。
但是蘇石這般愣頭青樣的一頭向著遼地就扎了過去的舉動,他也不會給予支持。
且說包黑子的話說完之后,就退了回去,應該做的他已經做了,現(xiàn)在就看趙禎如何決斷了。
其它臣子也沒有說些什么,只是換一個人去任指揮使罷了,這與他們的利益并不沖突。
況且,黃高義遇事就要援軍,這分明就是要大打之意,最不濟也是做好了防守而戰(zhàn)的準備,你怎么就不想想和談把戰(zhàn)事先壓下來?
這就讓范仲淹很是不喜。怎么的,我這剛要對內部進行改革,你就要在外面給我搞出事情來,這個舉動不就是等于與他為敵了嗎?
當然,范仲淹更恨蘇石,好好的在京城當你的富家翁不好嗎?非要跑去千里之外的邊界之地搞事情,這不是吃飽了沒事干?
但不管范仲淹對蘇石是不是有意見,這個人卻不是他說能收拾就可以收拾的。
且不說蘇石治好了荊王的體疾,早已經是簡在帝心,就說此人只有十五歲年齡,他也不能公開的與其為敵,不然豈不是顯得自已太沒有容人之量,竟然與一個剛長大,甚至還沒有長大的孩子去計較。
如此別人會怎么看他?還有重要的一點,這個蘇石可是很記仇的人。之前鴻臚少卿姜泰得罪了他,先是挨了一巴掌,跟著被治罪,最終流放千里。
內容未完,下一頁繼續(xù)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