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安玄這段時間的表現(xiàn)讓楊佺期頗為滿意。手心手背都是肉,楊佺期略加思索道:“傳令,楊思平率部前驅(qū),逐散賊兵。楊安遠、楊安玄各率五十輕騎,列于左右,伺機殺敵?!?br>
楊家族軍近五百,輕騎卻僅有百余。這些輕騎皆乘大馬,披輕甲、佩弓刀,擇軍中精銳組建,戰(zhàn)場之上用于攻堅奪旗,是楊家父子在軍中經(jīng)營數(shù)十年才攢下的底蘊。
鼓聲隆隆,楊思平率眾推進,箭只漫空、盾牌如墻、長槍如林,威勢逼人。
賊兵一觸即潰,四散奔逃,楊安遠、楊安玄率著輕騎如同兩只利箭,輕巧地將賊兵扯得更加零碎。
楊家軍賞罰分明,眼前這些賊兵是唾手可得的功勞,楊家軍人人爭先,唯恐被別人搶去了功勞。
有楊安玄在,楊安遠如芒在背,憋足了勁要將老三比下去,讓父親看看誰才是真本事,誰才是真正的倚仗。
五十騎,踏得衰草濺飛,塵土飛揚,亂民如雞鴨炸窩,驚惶四竄。
楊安遠一馬當先,鋼刀揮處殘肢飛起,血腥撲鼻,慘叫聲從身后傳來,李明長槍一振,將尸身摔了出去。
片刻之間,身后便留下了數(shù)里長的血路。
楊安玄手持彎弓,時不時地射上一箭,那些驚惶逃竄的賊兵衣著破爛,幾無穿著皮甲之人,手中兵器更是五花八門,就是一群流民。
雖然眼前流民不堪一擊,楊安玄仍不徐不疾,兵者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
前世被人沉了潭,這輩子行事當小心謹慎,遠禍得福,沙場廝殺怎能大意。
趙田護衛(wèi)在左側(cè),暗自感嘆,三少年紀雖小行事卻穩(wěn)健,不貪功不急躁,有大將之風,他哪知楊安玄的真實心理。
內(nèi)容未完,下一頁繼續(xù)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