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洪見張鋒跟在楊安玄身邊,不知其底細,不敢出聲反駁,勾下頭隱藏眼中的怨毒。
楊安玄懶得多言,道:“申時施粥我再來,你好自為之?!?br>
心情低落地回到府衙,見大堂外圍著一群小吏竊竊私語,看到楊安玄走來連忙散去。
大堂內(nèi)傳出楊佺期的怒喝聲:“……才一萬八千錢,當本官是叫化子嗎?”
相對于士族捐糧捐錢的風(fēng)生水起,陳深主持的向商戶募捐則收效甚微,聽話語才不過募到一萬八千錢。
且不說陰、鄧、岑三家捐糧千石,便是捐錢也有五萬,棘陽城商戶數(shù)以百計,合起來捐錢的數(shù)量也不過三家的三分之一。
晉朝官員俸祿是“半谷半錢”,七品官的月俸是“錢二千、米十五斛”,也就是十五石米差不多值二千錢,石米差不多一百五十錢1,一萬八千錢才一百二十石粟米,難怪楊佺期發(fā)怒。
楊安玄不想進去看陳深遭斥,靠在廊下的柱旁等了半柱香功夫,看見陳深灰頭土臉地出來后才走進大堂。
楊佺期的心情不錯,看到楊安玄笑道:“安玄,人日登高雅聚,你可準備好了佳作?!?br>
年后楊安玄十六歲,可以參加今年的定品,楊佺期對此寄以厚望,專門安排族人替他營造聲望、鼓噪才名。
登高雅聚賦詩,是最好的揚名機會,楊佺期給了楊安玄一兩金,讓他交結(jié)朋友,找些好詩作回來。
楊安玄對定品并不抱太大希望,九品中正制創(chuàng)立之初,評議人物的家世、道德、才能,三者中以德為先,而今幾乎全看家世。
自家家世不過四品,被人譏為兵家子,自己初來新野,與名人逸士幾無接觸,能被評為四品就不錯了。即使郗刺史破例幫忙,定為三品頂了天。
內(nèi)容未完,下一頁繼續(xù)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