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氏帶著湫兒下車入廟燒香,然后到后面的梁祝墳前憑吊,楊安玄和袁濤燒完香后在廟前閑談。
這幾日楊安玄目睹袁家之窘狀,有心相幫,只是授人以魚些許錢財只能救急,唯有資助族中像袁宏、袁濤這樣的年輕入品子弟迅速崛起,成名為官,才能改變袁家衰敗面貌。
梁祝故事家喻戶曉,流傳深遠,可謂千古絕唱,但完整的故事成于唐,傳唱表演更在宋代了。
楊安玄看著袁濤,思忖著若是表兄能將梁祝故事編寫成志怪,必然成為一代大家。
現在流傳的梁祝故事雖然感人,還是少了些藝術加工,特別是最能打動人的化蝶沒有衍生出來。
楊安玄略思片刻,道:“梁祝故事讓人感動,表兄可有意將其編成文字流傳于世?!?br>
袁濤有些意動,道:“若得閑暇,仆倒愿一試。”
楊安玄笑道:“我在洛陽時曾聽一個野道士說起過梁祝,與時下的傳說略有不同?!?br>
將梁祝故事從卜卦求學說起,草橋結拜、高山流水、十八相送、下山求親、樓臺相會、山伯之死到最后的化蝶雙飛。
袁濤起初微笑聆聽,表弟所講與自己所知大同小異。逐漸面容漸肅,聽到祝英臺哭祭時已淚落滿襟。
兩人身側圍了一圈聽故事的人,無不凄然落淚。待楊安玄講到兩人化蝶相伴飛舞,眾人且喜且悲,嘆息不已。
最后楊安玄以一首詩作結:讀書人去?;呐_,歲歲春風長野苔。山上桃花紅似火,一雙蝴蝶又飛來。
內容未完,下一頁繼續(xù)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