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安玄走在秦淮河邊的街道,鼻中隱約有有檀香飄蕩,隨時看到身著海青納衣的僧侶,路上行人紛紛合十禮拜,無人知曉這場佛門盛事的背后是他在暗中推動。
河中一艘小船搖過,“欸乃”的漿聲伴隨著“鮮魚、活蝦、大蟹”的叫賣聲,在河面上飄蕩。
楊安玄站住腳,看著眼前平靜安寧的場景,烈火烹油,誰人知道一場大變即將到來。
昨日收到父親的來信。信中流露出煩悶,尚書省五兵部對堂邑軍政橫加指責(zé),石頭城的駐軍對他的軍令陽奉陰違,中書省行文朝庭用度增大,堂邑郡稅賦加增一成……
楊安玄輕嘆了一聲,自己成功地轉(zhuǎn)移了天子的注意力,但是尚書省、中書省對楊家的逼迫卻沒有放松,風(fēng)雨欲來啊。
手拍石欄,楊安玄目中閃過狠意。既然如此,自己索性在火上再澆一把油,看看能否從火中取粟,亂世行事,怎能循規(guī)蹈矩。
叫過身旁張鋒,在他耳邊交待數(shù)句,張鋒面色沉重,點頭離去。
數(shù)天后,街頭巷尾玩鬧的兒童傳唱開童謠,“燕代爭,長星現(xiàn);燕高飛,委與鬼;天下亂,參與合?!?br>
校事監(jiān)察吏民,京中出現(xiàn)童謠,童謠是讖語,這可是大事,校事不敢耽誤即刻報入宮中。
司馬曜看到這十八字,先是松了口氣,前六個字把長星現(xiàn)歸于燕代之爭,這讓他惴惴不安的心又平復(fù)了些。后面十二個字不知何意,司馬曜詔眾臣商議。
王珣皺起眉頭道:“這讖語顯然說的是燕代兩國相爭之事,參與合是驗證相合之意,燕高飛莫非指的是燕國獲勝,代國委與鬼。依臣看來,此讖語是指燕代相爭燕國勝?!?br>
“左仆射言之有理?!蔽灞袝藕胶偷溃骸把嘬娝貋眚斢?,慕容垂吞并慕容永后,又得精兵十余萬,實力大增。此次派太子慕容寶率八萬精騎伐代,開戰(zhàn)以來,代國節(jié)節(jié)后退,并非燕國之亂,此讖語正如左仆射所說,預(yù)示著代國敗亡,委與鬼?!?br>
孔安國拈著胡須搖頭晃腦地道:“這委與鬼,合同魏字,代主稱魏王,這燕高飛,委與鬼是何意,費思量。”
內(nèi)容未完,下一頁繼續(xù)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