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這些巡江監(jiān)的官吏會跟著主官水漲船高,光看每月朝庭按時撥來的錢糧,就知會稽王對巡江營的重視。
巡江監(jiān)已經(jīng)自辟衙門大門,可是內(nèi)里尚未用墻隔開,巡江監(jiān)的人出出進進見了原來的同僚,腰桿挺得筆直,說話都帶著三分傲氣。
鼓聲停歇后不久,張鋒笑吟吟地拿了一疊信進來。
信是家信,自從陳魚等人的商船開通,楊安玄一個月能收到兩三次家信了。
陳魚等人帶著楊安玄的信尋到巴陵,楊佺期正準備年后前往江陵赴任。
看過楊安玄的信后,楊佺期詢問陳魚的打算。陳魚決定依附在楊家,成為楊家的商隊,替楊家在水路運送貨物。
楊佺期讓族中準備了十余只商船,從新收的部曲中撥了百余人歸陳魚統(tǒng)管,組成了數(shù)只商隊,北往襄陽、新野,西向江陵、益州奉節(jié),東下武昌、江州、建康京口等地。
先撕開楊佺期的信,信中陳述了荊州起兵的經(jīng)過,不無得意地道出殷刺史對他的倚重,如今荊州兵馬盡由他指揮。
不過,楊佺期在信中也吐露了煩心事,殷仲堪對他倚重日甚,引得桓玄不快,數(shù)次當面責辱。
起初楊佺期還忍氣吞聲,后來見桓玄越來越頤指氣使,認為楊亮當年投降其父桓溫,楊家不過是他的家將。
楊佺期拔劍怒喝,險些與桓玄當場動手,殷仲堪竭力勸阻,雙方不歡而散。
想到桓家在荊州盤踞數(shù)十年,根深蒂固,門生故吏遍布整個荊州,楊佺期亦深為憂慮。
要知道桓玄這家伙,動不動派刺客暗殺,當年參軍劉邁與他爭執(zhí)幾句,桓玄當夜就派人行刺,幸虧劉邁聽殷仲堪之言先行逃走?;感€不肯善罷干休,派人隨后追趕,未追及才作罷。
內(nèi)容未完,下一頁繼續(xù)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