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聲奪人,贏了楊安玄,力挫巡江營的銳氣,讓接下來的比斗變得輕松些,劉??v馬揚棒,在校場內繞圈馳騁等候。
馬蹄在校場內踏起煙塵,北府軍齊聲吶喊助威,聲威大振。
王恭見北府軍氣勢如宏,捋須自得,問身旁的北府諸將道:“此將何人?驍勇如斯?!?br>
孫無終滿是得色應道:“乃愚將軍府司馬劉裕。”
劉牢之補充道:“此人是軍中驍將,而且智謀過人,愚準備讓他率軍前去洛陽?!?br>
王恭點點頭,道:“此等勇將,確實應該讓其在沙場殺敵建功,不應荒廢在營帳之中?!?br>
楊安玄看著劉裕發(fā)威,心想史書稱劉裕曾以數十人敵數千,最后麾下皆戰(zhàn)死,居然能以一人逐千軍。
雖然勝利者書寫的史書有夸大之詞,但劉裕以一介武夫取天下是事實,此人武勇可見一斑。
在揚中沙洲初識,楊安玄就有一戰(zhàn)之心,劉裕約戰(zhàn)正中楊安玄下懷。楊安玄取了根比試所用的長槍,上馬朝劉裕馳去。
軍中較技,少用真刀真槍,多是在木棒、槍桿前端綁了粉包,這樣擊中對方手可以留下印跡,也不會傷人。
劉裕見楊安玄馳出,立刻策馬相迎,兩道煙塵有如急箭,激射相撞而來。
在北府軍校場較技,劉裕占著主場優(yōu)勢,手中棗木棒便是從諸多器械中精選而出,粗如鴨卵,長約丈許,比起竹片、白蠟木粘合而成的棒桿要重不少,更為結實。
兩馬馳近,劉裕舉棒朝楊安玄砸去,棒身發(fā)出利嘯。
內容未完,下一頁繼續(xù)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