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燕,廣固。
劉軌、司馬休之、劉敬宣、高雅之等人北逃至南燕,慕容德大為欣喜,晉國人才投奔自己而沒有前往秦、魏等國,說明自己仁德為晉人所知,王圖霸業(yè)可期。
慕容德授劉軌司空之職,甚是寵信,司馬休之、高雅之、劉敬宣等人皆授將軍之職,命他們招募兵馬,將來為攻晉先驅。
得知晉國雍州刺史楊安玄發(fā)檄反桓,中書侍郎韓范上疏建議南伐,“……桓玄欲篡,神怒人怨,可乘之機,莫過此也。以陛下之神武,經而緯之,驅樂奮之卒,接厭亂之機,譬猶聲發(fā)響應,形動影隨,未足比其易也……”
慕容德問劉軌道:“劉卿,楊安玄何許人也?”
劉軌不認識楊安玄,對他并不了解,僅從司馬休之、劉敬宣等人嘴中聽聞過楊安玄的事情,稟道:“楊安玄乃弘家楊氏之后,其父楊佺期以勇武聞名,敗亡于桓玄手中?!?br>
慕容德道:“難怪楊安玄發(fā)檄討桓,殺父之仇不共戴天。”
建威將軍劉敬宣奏道:“陛下,楊安玄雄才大略,足智多謀,世人以為是謝玄之后的名將。其兩敗秦師,再拒魏軍,桓玄討伐兩度兵敗,如今坐擁雍州之地,發(fā)檄討桓,足見其志不小。陛下何不派出使者,邀其共同出兵。”
慕容德道:“朕據(jù)三齊之地,藉著五州之眾,教之以軍旅,訓之以禮讓,上下知義,人思自奮,繕甲待釁,為日久矣。欲先定中原,飲馬長江,此志能遂否?諸公詳議之?!?br>
朝中大臣皆知慕容德年歲已大,并無南伐之意,只是找借口推脫而已。一連三日朝議,以尚書令慕容麟、中軍將軍慕容法、尚書右仆射丁通為首的多數(shù)大臣皆出出言反對出兵,認為桓玄掌握晉國大權,兵多將廣難以抵敵,南伐之事不了了之。
借助南燕報仇的希望落了空,司馬休之、劉敬宣等人聚在一處,唉聲嘆氣,借酒澆愁。
司馬休之嘆道:“慕容德垂垂老矣,不復進取之心,早知如此,還不如投奔秦國?!?br>
高雅之憤然道:“便是前往雍州亦好,沒想到楊安玄居然再敗馮該,桓玄拿他亦無計可施。張誕投了雍州,聽說受到重用,坐鎮(zhèn)丹水城與秦對峙。”
內容未完,下一頁繼續(xù)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