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討水喝的名義尹緯向老者打聽,才知老者姓余,一家七口數(shù)月前從秦國被贖賣回晉國。
余德還鄉(xiāng)將父母的骨灰安葬后,聽聞襄陽招募屯民,便攜家到了這里。官府發(fā)給了農(nóng)田物資,趁著農(nóng)閑,一家人準(zhǔn)備起幾間棚屋,錢糧可以先向官府賒借,以后用稅賦償還。
余德笑呵呵地道:“仆家中一共有丁男三人,丁女兩人,孫兒孫女尚未成年。官府給了二百畝田,還有百畝桑田,稅賦交四成,開荒所得的地歸自家,這樣的日子仆活了一輩子也沒想過。”
尹緯將粗陶碗遞還給余德,道:“老丈,這村里的人都是屯民嗎?”
“是啊,有從秦國來的,也有魏國和燕國的”,余德嘆了口氣,道:“與在胡虜處為奴相比,這才是人過的日子?!?br>
說話間,孫兒余應(yīng)與一伙孩童蹦跳著歸來??吹阶娓干磉叺囊暎心S袠拥匾玖艘欢Y,道:“仆見過長者?!?br>
尹緯還了一禮,對余德道:“令孫聰慧,必能光大門楣。”
余德笑呵呵地道:“借先生吉言。仆受了一輩子的苦,只希望孫輩能過上好日子?!?br>
回襄陽的路上,尹緯沉默不語,從余德嘴中得知余應(yīng)之父在那伙操練的屯軍之中,他可以想像秦軍若來,這些得田得地看到希望的百姓會拿起刀槍以死相拼。
船??吭诎哆?,楊安玄與孔鮮登上艨舯艦,孔苗一身嫁裝,頭蓋紅綢,手持團(tuán)扇遮面,出艙相迎。
楊安玄與孔苗對拜,溫柔地上前牽起孔苗的手,感覺到少女輕微的顫抖,楊安玄微笑道:“娘子,隨為夫回家。”
一對新人出現(xiàn)在船舷之旁,百姓的歡呼聲有如雷動,壓過了鑼鼓的喧鬧。孟龍符等人單膝跪倒,千名軍士齊聲高呼,“恭迎主公、主母歸來!”
人群之中,尹緯只覺心旌搖曳,楊安玄以人為本、以儒教民、屯田取糧,興商聚財(cái),盡得軍心民心,假以時日必成秦國大患。
內(nèi)容未完,下一頁繼續(xù)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