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裕笑道:“愚手中有北府軍八萬,應浩新近為愚煉就利兵兩萬,正想一試刀鋒。”
劉穆之輕輕搖頭道:“主公的想法不錯,以大勝驅散劉敬宣伐蜀失利的影響,但舉兵向誰?劉南平、楊弘農與主公同殿稱臣,怎能妄動刀兵?!?br>
劉裕心中早有打算,道:“廣州盧循,名為晉臣實為亂賊,可討之?!?br>
劉穆之道:“盧循必反,世人皆知,只是其反績未彰主公先行討伐,反易被說成逼人造反,廣州臨海,盧循不敵亦可學孫恩逃往海島,難以根治。朝廷伐蜀失利,國庫空虛,強行出兵得不償失。”
劉裕想了想,點頭道:“時機確實不對,但若不興軍如何施威?!?br>
劉穆之微笑道:“主公之威其實深入人心,既然暫時不便對外用兵,何不效仿劉南平,也召聚些名士、大臣雅聚,相信從者如云,比起劉豫州更勝三分,
以其人之道反治其人之身。”
劉裕哈哈大笑道:“讓愚耍刀弄槍行,要讓愚學人吟詩作賦,實在難受,還不如與檀令孫檀韶一起飲酒來得痛快。”
劉穆之勸道:“只需主公出面相邀,仆等自會為主公安排妥當?!?br>
劉裕想起上巳節(jié)在華林園中聯(lián)詩的情景,當時是徐羨之替他應答,若是舉辦雅聚詩會之類肯定有他們替為準備。
見劉裕不語,劉穆之繼續(xù)道:“京中門閥信佛者眾,瑯琊王更是經(jīng)常到瓦棺寺燒香拜佛,主公何不親近佛門,以求臂助。”
劉裕沉吟片刻道:“道和親近佛門之策甚好。楊安玄在襄陽舉辦傳經(jīng)法會,愚當請瑯琊王出面邀京中高僧舉辦論經(jīng)法會,京城佛門盛地,比起襄陽來勝出太多?!?br>
劉穆之聽出劉裕話中怨念,道:“主公此舉可與瑯琊王親近,亦可得京中門閥好感,遠勝歷陽雞籠山雅聚。屆時不妨請劉南平亦來參加法會,便是楊弘農主公也不妨相邀?!?br>
內容未完,下一頁繼續(xù)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