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龍符、沈慶之等人出身寒族,趙田、蒯恩、俞飛、陳漁、錢磊、丁全、黃富、張鋒、徐孝重等人出身庶民,這些人沒有家族的牽掛,因自己改變家族命運,對自己忠心遠在門閥子弟之上。
文官班底治中辛何從汝南任太守便忠心追隨,可以信任;六大曹掾也是自己精心挑選,忠謹不用擔心;袁河、許靖等人因自己而起,亦不太可能背叛;其他用以安置門閥子弟的官位多是無關緊要的職位,無足輕重;部分郡守、縣令心意不明,不過兵權牢牢掌控在自己手中,也不擔心生亂。
真正讓楊安玄擔心的是軍中將領爭功,這種苗頭正在逐步擴大。最早發(fā)現(xiàn)的苗頭是劉衷與陳漁的水師督撫之爭,后來楊安玄明確表態(tài),陳漁的司州水師戰(zhàn)時歸雍兗水師所轄才將這股苗頭掐斷。
楊安玄知道麾下將領因出身、經(jīng)歷不同分成不同的派系。最初跟隨自己的孟龍符、劉衷、陰績等人關系密切;趙田與蒯恩、
徐孝重最為投緣;楊安遠與岑明虎情同手足;胡藩對王慧龍有半師之誼;丁全親近孟龍符,黃富與陳漁是好友,對俞飛十分尊敬;至于朱齡石、朱超石本就是親兄弟,自然休戚同枝;張鋒與沈慶之兩人通家之好……
便連投靠自己的工曹掾張綱因為得到自己信用,他的身邊也聚集了一批南燕的逃官、降將,并通過他的推薦進入雍兗官場。
麾下將領中只有兩人屬于另類,王鎮(zhèn)惡偏向于文職,身為別駕大部分時間替楊安玄處理政務,除了趙田、胡藩、辛何等人外,其他人與他并不親近;俞飛則生性疏懶,不喜應酬,寧愿在他身邊任親衛(wèi)。
也正是因為俞飛與人無爭的性子,眾人都樂意與他親近,每次喝酒都少不了請他作陪,有意或無意地通過他向自己傳達點信息。
穿越在東晉,附身在弘農(nóng)楊家,怎么可能離得開門閥,族人、親戚、同鄉(xiāng)、姻親、好友這些東西既是他的助力也是他的束縛,是他難以掙脫的,即使將來有一天登鼎高位,這些人仍是他的班底和依靠。
隨著自己的勢力擴大,舊人與新人、文官與武將、門閥與寒庶等各種各樣的矛盾沖突會逐漸爆發(fā),原本自己默許這些暗爭的存在,是有意利用這些矛盾來平衡關系。
然而這一次的事件給楊安玄提了個醒,不能一味地坐視麾下耗斗,要及時地調(diào)整化解矛盾,才不會釀成不可收
拾的后果。史書上記載著無數(shù)殺功臣事件,即使是為尊者諱的春秋筆法仍不能掩蓋那撲面而來的血腥氣。
楊安玄不希望自己有一天像朱元璋那樣向曾經(jīng)的兄弟舉起屠刀,也不想學趙匡胤杯酒釋兵權,把麾下猛將養(yǎng)成守門人。既然隱患萌生,就應該早些思考解決的辦法。
回到后宅,楊安玄問了問楊愔的學業(yè)。今年楊愔已經(jīng)七歲,楊安玄讓他跟著表兄孔乘一起跟著孔鮮的師弟鄭凌啟蒙,楊安玄還將《弟子規(guī)》默寫了出來,讓鄭先生作為啟蒙教材。
內(nèi)容未完,下一頁繼續(xù)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