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建康城中的雅聚、詩會多如牛毛,不同身份的人參加不同的聚會,傳遞、議論著同樣的消息,雍兗刺史楊安玄平滅秦國,奪取長安城,該如何封賞?朝局會發(fā)生怎樣的變化?
各種小道消息甚囂塵上,有傳天子有意召楊安玄來建康任尚書左仆射,主持朝政;有說朝廷將授楊安玄一字公,割數(shù)郡作為封地;有說朝廷有意讓雍兗兵馬討伐譙蜀;還有說功高不賞,楊安玄將被朝廷加封為太傅,剝奪權(quán)力……
烏衣巷,除了王、謝兩家外,郗、溫、庾等上品門閥皆有府邸在此。世家講究門面,出行多乘牛車,當(dāng)然也有尚武的子弟,出行有騎馬的,或乘坐馬車。
從郗府到王府不過里許長的路程,郗循還是乘坐牛車前往王府參加賞花會。他的姑婆郗璿是王羲之的妻子,也便是被曾祖郗鑒選中的坦腹東床,雖然先人已逝,但郗、王兩家姻親不斷,關(guān)系仍然十分密切。
今日前來相聚的人不少,謝家謝濤、庾家庾清、陶家陶平、孔家孔俟等人盡皆到場。賞花只是個由頭,眾人談?wù)摰膬?nèi)容仍是弘農(nóng)公楊安玄滅秦國之事,無非是將這段時日的傳言再拿出來議論一番。
郗循注意到召集此次聚會的是王弘的五弟王曇首,王曇首幼有謙讓美名,王珣死后,長兄王弘分家財,王曇首惟取圖書,為世人所重。
眾人知道楊安玄與其父郗恢的關(guān)系,頻頻向
郗循探問楊安玄的動態(tài)。郗循回應(yīng),楊安玄征戰(zhàn)在外,與家父久無聯(lián)系,他亦不知情況,若有消息會即時告知。
聚會申時散去,郗循乘車返回家中,徑直來書房見父親,兄弟五人,如今只有他留在京中侍父。
大哥郗曄原在廣州高涼郡任太守,盧循作亂便跑回京中避禍,等劉太尉平定盧循之亂后,父親為大哥謀任豫州安豐郡太守;二哥郗德任寧州建寧郡同樂縣縣令,去年升遷至北青州城陽郡主簿;自己在御史臺任侍御史;四弟郗守回了兗州高平老家,兗州是弘農(nóng)公的地盤,有他照應(yīng)四弟來信說日子過舒暢;五弟郗浩現(xiàn)在是新城郡主簿,此次弘農(nóng)公滅秦,父親流露出替五弟在北雍州謀個太守之位的意思。
聽三子講完賞花會的見聞,郗恢捋須笑問道:“循兒,若你是楊安玄會如何做?”
這段時日郗循沒少思索楊安玄的下一步舉動,不假思索地應(yīng)道:“當(dāng)整頓兵馬先取荊州,再與劉太尉爭奪天下。”
“循兒認(rèn)為安玄與劉太尉相爭,誰勝誰負(fù)?”
郗循沉吟道:“難說,依孩兒看劉太尉勝算略大些?!?br>
這是建康城門閥的普遍認(rèn)為,劉裕京口起義趕走桓玄,伐燕國、滅盧循、平江陵的赫赫戰(zhàn)功可是眾門閥親眼所見,對北府軍的實力那是心悅誠服,敬畏有加。
內(nèi)容未完,下一頁繼續(xù)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