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軍三路阻敵,成都府內(nèi)反而空虛,雒縣的守軍絕不會超過兩千。毛修之嘴角露出笑意,他年少時隨父兄到鹿頭山中打獵,伯父毛璩曾對自己說,一旦有人攻打成都府,不能光防守綿竹關(guān),雒縣也要派重兵鎮(zhèn)守,因為敵軍有可能翻越鹿頭山直插雒縣。
要翻越鹿頭山直插雒縣,其難度絕不會低于鄧艾伐蜀時所走的陰平小道,而且翻山越嶺無法攜帶輜重,只能隨身攜帶干糧,一旦糧盡困于山中,九死一生。
不過毛修之有充足的信心,一
是雍公準備的軍糧--油麥粉和牛羊肉干,毛修之試驗過,一斤油炒熟的油麥粉搭配肉干,足以讓兵丁飽餐一日,隨行軍糧只需帶上三五斤,便足以在山中五日需用;二是雍公早就在軍中擇精銳立驍勇營,便有翻山越嶺的訓練,這些健兒能攀巖越澗,有他們先行探路,綁縛繩索,翻過鹿頭山應(yīng)該不難。
毛修之更聽舊部將領(lǐng)講,楊思平任刺史時多召山中獵戶、樵夫入伍,這些人常年在山林中奔走,穿山越嶺是好手,郡軍之中有不少這樣的漢子。
心中有底,毛修之從七千兵馬中擇出四千健兒,皆著皮甲、帶鋼刀,攜五日干糧和氈毯,從五城往西翻越鹿頭山。
至于輜重,毛修之不想考慮,當自己率領(lǐng)這些兒郎猶如神兵天降出現(xiàn)在雒縣城外,肯定能輕松奪取毫無防備的縣城,屆時自然有了輜重。
當毛修之率軍進入鹿頭山中,朝廷的三路大軍與蜀軍的戰(zhàn)斗相繼打響,最先接戰(zhàn)的打鼻城。平模城與打鼻城分別在岷江東西,打鼻城在西、平模城在東。西面的打鼻城地勢險要,易守難攻,平南將軍譙小茍率三千兵馬守打鼻城,尚書仆射譙詵則領(lǐng)七千兵馬守平模。
眾人皆以為先易后難,檀道濟則道:“打鼻城雖然難攻,但駐軍較少,而且攻陷打鼻城,平模城的守軍便無戰(zhàn)心,能不戰(zhàn)而潰。”
檀道濟率軍猛攻打鼻城今四川彭山縣南時,
檀祗在涪縣會合了檀和之。檀和之隨行百名親衛(wèi),驅(qū)使不了郡軍,不過征發(fā)的三千役夫,還帶來了三千石軍糧,準備與檀祗一起攻打綿竹關(guān)。
臧熹也終于抵達了牛鞞城今四川簡陽西外,譙道??雌茣x軍虛張聲勢,主動派軍出戰(zhàn)。臧熹所乘的艦只高大堅固,船只多設(shè)弓箭手,可以由高處射擊蜀軍,譙道福一時奈何不得。臧熹每日派了十余艘戰(zhàn)艦前來騷擾,譙道福生恐中了埋伏,只要晉軍不來攻打牛鞞城,便由他在外喧鬧。
綿竹關(guān),檀祗求功心切,將兵馬分成三隊,從早到晚進攻綿竹關(guān),檀和之數(shù)次勸諫檀祗都置若罔聞,檀和之見他有如瘋魔,不再相勸,只是命役夫砍伐竹木,加緊制造云梯、投石車等攻城器械。
內(nèi)容未完,下一頁繼續(xù)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