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不韋看著趙括的眼神,不由得心頭便是一抖。
趙括微微一笑,隨即不再賣關(guān)子,對呂不韋說道:“若是各國有志之士蜂擁而至我邯鄲,邯鄲城中,當有專門的地方接待其人,也更需要由專人負責管理和篩選才是?!?br>
“怎么樣。”趙括淡淡一笑道:“呂卿,再度慷慨解囊下?寡人欲建招賢館,以納天下賢才,以汝為選賢令,查察舉薦賢才之所當,吏比兩千石,何如?”
“這!”呂不韋聞言,頓時一臉的驚駭。
沒錯,就是驚駭,而不是難過。驚駭于趙括的大手筆,這哪里是什么要自己慷慨解囊,分明是在為自己慷慨解囊。
就先不說這兩千石的官位有多重了,單單這查察舉薦之權(quán),便是極重極重的了。此權(quán)之重,更勝上大夫之職也!
想想看,來自各國的一群群人才,皆出自于自己的館閣,再加上篩選考核之權(quán),可以說等于是自己包攬了趙國的舉薦之權(quán)。
一旦被自己舉薦的各國士子開始在趙國的各個部門運轉(zhuǎn)起來,作為曾經(jīng)的舉薦人,自己的權(quán)利,不似相國,更勝似相國了。
“我王厚愛,不韋雖肝腦涂地,難報之于萬一也?!眳尾豁f立即一個頭便磕到了地上。
趙括笑著將呂不韋輕輕扶起,隨即說道:“此間任務(wù),汝既知其重,當謹而慎之,不可為外人抓其把柄也。望汝銘記八字:為國選才,唯才是舉?!?br>
簡簡單單的八個字,
既是對呂不韋工作的要求,也是對呂不韋的小小暗示。
趙括可是知道,戰(zhàn)國的大臣們都喜歡蓄養(yǎng)門客,尤其歷史上多金的呂不韋更是跟那信陵君一般有著門客三千,這才著成了千金不易之《呂氏春秋》。
內(nèi)容未完,下一頁繼續(xù)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