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陣陣的“大王萬年”的呼喊聲中,趙括一行人終于緩緩地駛?cè)肓顺情T洞中。
轉(zhuǎn)瞬之間,邯鄲城已經(jīng)在趙括的背后了。城內(nèi)的狂歡依舊在進行著,只是趙括的身前,已經(jīng)不見了諸多的百姓,早已等候的三千大軍開始接替為趙括開路。
為了安全起見,城外的道路上早已被大軍堅壁
清野。沒辦法,野外不比城內(nèi),黑暗之中存在著太多的不確定性。若是任由百姓前來,恐怕非得要數(shù)萬大軍維護秩序才可。
即便是與民同樂也需要有個極限。
隨著三千騎軍接管了行軍隊列,原本熱鬧的場景頓時消散了不少。
三千鐵甲,都是從各軍之中挑選出的精銳部隊,一個個人高馬大,很自然地就將趙括與隨行的百官牢牢護在中央。
在隊列的外側(cè),更是兩人一組,一人持刃一人持火把,杜絕掉一切可能的意外。
也正是這道火焰,直接將邯鄲城的熱鬧緩緩蔓延到了祭天地的高臺之上!
即便行軍的隊列已經(jīng)扎實到可怕的地步,但李牧尤嫌不足,在那未知的黑暗中,周騏和孫崮各自掌握這一萬多精兵,隨時可以在盞茶的功夫抵達大部隊,進行增援。
換言之,為了這次的祭典,李牧調(diào)集了三萬多精銳兵馬駐守邯鄲。
而與此同時,在上黨郡、在代郡,甚至是新附的武陽等地,所有的趙軍都在三日前便進入了一級戰(zhàn)備狀態(tài)。
但凡有人敢破壞這次的儀典,李牧當時就要讓他知道知道花兒為什么這么紅。
內(nèi)容未完,下一頁繼續(xù)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