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快,趙括的指令便通過各種途徑傳遞到各自人員的手中,趙國這臺年輕的機器瞬間啟動了起來。
兵力、糧草、還有使臣,瘋狂地在趙地之中奔波著。
不過短短兩三日的時間,赴魏的使者便已經(jīng)將秦軍再度東出,劍鋒直指周王畿的消息傳遞給了魏國的朝堂。
而隨著邊境的急報到來,魏國朝堂很快便確實了趙國消息的準確性。
對于這個消息,魏國朝堂之上先是一驚,隨之便是一喜,接著便是一番糾結(jié)。
驚,是驚駭?shù)捏@。如狼似虎的秦國,消停了五年之后終于再度露出了它的獠牙,自然令已經(jīng)被欺負過無數(shù)次的魏國驚駭不已。
喜,自然無需多言,秦國挑選的對手竟然不是自己,自然是可喜可賀的。
最后的糾結(jié),卻還是要不要救援周國,或者說是要不要再度與秦國為敵的糾結(jié)。
雖然大部分的朝臣都知道唇亡齒寒的道理,一旦周王畿丟失,秦軍與魏國可就不再只有一道崤函通道關(guān)聯(lián)著了,漫長的邊境線,秦國有著無數(shù)可以突破的地點。
可以說,一旦秦軍占據(jù)周國,魏國將徹底地陷入軍事上的被動。甚至比趙國丟了上黨,還更加地被動。
可問題是,魏國實在是被打怕了啊!
自從公子卬河西跟秦國新軍對戰(zhàn)過后,幾乎每次與秦軍大戰(zhàn),輸?shù)亩际俏簢?,?br>
河西到河東,再到河內(nèi),在一場場的失敗之中,魏國已經(jīng)失去了大半的國土。
內(nèi)容未完,下一頁繼續(xù)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