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其如此,不如帶著大軍往鞏城那跑,即便是到時候碰壁了,再行調整,也不過是損失些兵力而已。
當然了,面對秦軍主力的追擊,說不緊張那是假的??尚帕昃宄绞沁@樣的時候,越不能慌,只有把部隊聚攏到一起,捏成一個拳頭,才有可能砸開秦軍的包圍。
與魏軍捏成一個拳頭堅定地打出去不同,趙軍的辦法則是另一個極端了。
光是北渡汲水的地點就多達四五處,唯獨就是漏掉了最近距離的河雍城,險之又險地躲過了秦軍的合圍。
這并不是說廉頗的戰(zhàn)法就比信陵君要更高級,只能說各軍都是因地制宜,因人制宜。
一方面,廉頗在軍中的威信不是信陵君可比的,趙軍又是提前得知了韓軍的消息,可以說,趙軍的撤退與魏軍的撤退是有著本質的區(qū)別的,因此,趙軍也不存在驚慌的感覺,自然也不需要盯著回家的路。
另一方面,因為周王畿整體的地形上呈現(xiàn)的自東向西的狹長面貌,對于趙軍而言,有著太多的選擇,自然是選擇分兵而渡,才能盡可能地將部隊保存。
就像是在《人間正道是滄?!防锏闹袟l山之戰(zhàn)中,楊立青所部能拆成一個個連隊,見縫插針地進行突圍,而范希亮所部就只能攥成一個拳頭,堅決地打出去。
不是
楊立青比老范高明,而是兩人所處的部隊、位置不同。
當然,相較于趙、魏兩國的因地制宜,楚國的撤退,就顯得那樣的簡單而隨意了。
被趙軍提醒之后,楚國的上將軍也很快意識到了主營中的異常。
內容未完,下一頁繼續(xù)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