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張瑋恒大不了可以直接走人,連課都不上了,但是使他不這麼做的理由,也已經清楚的寫在校規(guī)里頭。
臺北市立海安高中,在校風自由的前提下,其最有名的校規(guī):“每次曠課時記錄一次并記小過一支,累積三次曠課後永久停學,且立即生效”。
這項規(guī)定使學校能夠在保有學生自由的同時讓所有措施得以保持正常運作。
總之為了不要在開學第二周就被記曠課的他,此刻也只能想辦法照著指示破解入社編號。
張瑋恒走到了墻角邊靠著,也不在乎衣服會沾到灰塵了。
“第一,如果相加或相減都不會是答案,那麼進行再復雜的四則運算也都無意義,再大膽假設的話,說不定編號根本不會是數字?!?br>
“剛才的猜想如果成立的話,這張通知單上應該就會有個能夠將所有數字轉換為字母或其他文字符號的規(guī)則?!?br>
張瑋恒將這個假設作為行動的根據後,開始在通知單的背面鉅細靡遺的搜索著,試圖找出連存在與否都還不曉得的轉換規(guī)則。
往單子的左下角仔細一看,張瑋恒發(fā)現了一個小皺摺,用手確認了這是被摺到的痕跡,把摺痕輕輕攤開,在上面寫了一小行黑字,字跡雖小但非常明顯,沒有糊掉或褪sE。
而這行字寫的就是張瑋恒努力尋找的東西。
[A=2,B=3,C=4,四碼]。
把額頭上的汗水擦掉,他露出了雀躍的微笑,這無聊的密碼游戲總算可以結束了。
內容未完,下一頁繼續(xù)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