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2月15號,第三卷開始,到今天3月19號,一個多月的時間,第三卷也終於是寫完了。
第三卷,從一開始決定以“非副本”與“群像”基調(diào)來寫的那一刻,其實我就想到了這一卷的低谷,大夥兒看這本書都是沖著恐怖副本來看的,沖著怪談來看的,再加上我筆力的不夠嫻熟與從未寫過這種小三十萬字的大卷故事...這一卷注定成績會不佳。
但在第二卷的終結(jié)時,上架感言時,我曾也提到過,這對我來說也是一次嘗試,一次歷練,一次成長。
在第三卷的最後,以墓碑致敬了《詭秘之主》中的“永遠(yuǎn)的隊長”,就像是最初定第三卷卷名為“小丑”的那一刻,我希望描繪的群像。
在大勢的浪cHa0下,我們每個人,都像是小丑。
我不知道我表達(dá)出了幾分,但我想,在第三卷的寫作中,我成長了許多。
而至少,在陳權(quán)的儀式得到揭露,串聯(lián)起第一卷第二卷副本的“殘缺的規(guī)則”時,我還是很開心的,我感覺到故事完整了,昇華了,整個到現(xiàn)在四十七萬字的,不再是零碎的拼接,而是完整的故事了。
這本書現(xiàn)在收藏破萬了,但均訂只有一百出頭,近期的追訂更是五十左右浮動,這個成績其實與撲街無疑。
我知道,這和第三卷無副本有關(guān),始終這本書該是一個以“恐怖副本”為風(fēng)格的,但第三卷完全偏離了。
因為在寫完第二卷後,實際上我找不到一個很好的平衡主線與副本的方法,我也在第一二卷的寫作中,感受到了自己對於世界觀大環(huán)境構(gòu)筑的不足,我不希望這是一本不夠有“厚重感”的故事,如果純粹以副本,就顯得過於輕飄飄了。
所以,或許也是基於自己的小小的野心,我希望尋找兩者之間的平衡度,尋找一個方法。
也就有了第三卷不斷地思考與世界觀的出現(xiàn)。
幸運(yùn)的是,我想,我似乎找到了。
內(nèi)容未完,下一頁繼續(xù)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