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元衡的話無疑是觸動了李純的心弦。
雖然作為一個被架空,不掌握真正權利的皇帝,但是不代表李純就是一個真正的窩囊廢,相反剛剛三十歲,年富力強的李純對于大唐的未來充滿信心。
對于遼東的變局,李純是希望抓住機會的,對于是不是有可能是陷
阱的問題,李純也是有一定擔憂的,只不過在他看來,即便是有陷阱,也應當嘗試一下。
于是乎,腦子一熱,在散朝之后,李純直接派遣的自己的貼身宦官前往禁苑傳喚郭戎。
而,見到李純的貼身太監(jiān)突然出現(xiàn)在了自己面前,郭戎是相當?shù)爻泽@,畢竟這是從自己抵達長安以來四年多的時間里,李純第一次以皇帝的身份召見自己。
對郭戎來說,李純是現(xiàn)在整個大唐所面對起來最為尷尬的一個人,沒有之一。
李純在名義上是大唐的皇帝,但是所有人都知道大唐真正的話事人是太上皇李誦,而郭戎在所有人的眼中,是腦門上都寫著李誦的太上皇親信。
作為太上皇的統(tǒng)兵大將,跟儲君走得太近顯然不是什么太好的事情,但是人家雖然是儲君,但是人家是以皇帝的身份擔任儲君,這就意味著在李純必定會成為自己的真正的老板。
所以,雖然郭戎對政治很不敏感依舊盡可能地保持了和李純之間的距離,當然對自己的身份心知肚明的李純也很有分寸,只不過這一次……
在遼東的偵察兵把消息傳回之前,郭戎肯定不會做任何的行動,但是其他人給予的壓力郭戎可以置若罔聞,但是這位名義上的帝王、未來的老板的要求,郭戎卻不能不進行回應。
換作之前的時候,郭戎絕對會把一切的事情都推到太上皇李誦的身上,只不過,現(xiàn)在的郭戎雖然依舊不喜歡政治,不喜歡勾心斗角,但是考慮的東西卻多了不少。
內容未完,下一頁繼續(xù)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