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線不航線的說實話郭戎不太關心,但是郭戎關心的是李師道的遠程投送能力。
根據郭戎的了解,僅僅登州、來州在港內停留的大型船只就已經超過了八十艘,再加上部分裝配了大量投石車、八牛弩的戰(zhàn)船,李師道麾下大型船只的實際數量恐怕是超過百艘的。
以每一艘船可以承載百人為標準計算,如果李師道愿意,僅僅憑借他手下的百余艘各式船只,一次就可以實現過萬人的跨海投送。
這種能力在這個時代簡直是空前絕口的!
就這么強大的船隊,李師道拒絕李愬的理由竟然是船只不足,更讓人驚訝的是,李愬派去借船的人親自到了膠州、來州的港口看了一圈。
結果發(fā)現原本應該停滿了的大型船只一艘都不在,偌大的港口中只有零星漁民的小貓兩三只。
原本對于李愬吐槽的話,郭戎并沒有在意,但是這一刻郭戎突然就感覺不對勁了。
再加上,去年年末,舉家前往了長安,在朝廷主管兵部的李師古病逝,郭戎的心中突然就升起了濃濃的不安。
要知道,在華夏,孝道自古以來就是被放到首位的品德。
在華夏人看來,一個孝順的人,哪怕再壞也會有所限度。
而一個不孝之人,文采再出眾,哪怕能力再強,也會得到了一個才不稱德的評價,難堪大用。
盧龍節(jié)度使劉總這種“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到“殺兄弒父”的雖然有,但是終究是極少數的存在。
內容未完,下一頁繼續(xù)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