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投石車做不到連發(fā),不代表別的也做不到,至少改良版的八牛弩是具備在短時間連發(fā)能力的。
在投石車完成第一輪齊射的時候,在戰(zhàn)馬和馱馬的牽引下,整整六十架八牛弩從步兵戰(zhàn)陣的左右兩翼突出,形成了兩個巨大的扇面。
八牛弩抵達戰(zhàn)斗位置的第一時間,在出擊的淮西軍還沒明白過來發(fā)生了什么的時候,操持八牛弩的工兵和輔兵已經將弩箭裝填完畢。
正在突進,準備將長纓軍包餃子的淮西軍步卒,在沒有任何保護的情況下直接暴露在了八牛弩的面前。
此時,在長纓軍工兵的眼中,滿眼都是無防護的目標,到處都是可以射擊的對象。
沒有預備,沒有口令,沒有瞄準,所有的八牛弩在完成裝填的第一時間,被工兵們操持著直接朝著密集的淮西軍自由射擊。
事實上,這些淮西軍并非都是輕步兵,相當一部分人同樣是全套的唐軍制式重甲。
然而,在直線距離不足三百步的距離上,在八牛弩鐵半尺長、碗口粗,鐵質箭頭的弩箭面前,輕甲、重甲無甲并沒有太大的區(qū)別。
“嗖!嗖!嗖!”
數(shù)十支看起來就很恐怖,感受起來更加恐怖的弩箭直奔淮西軍而去,而淮西軍的士卒看著那一枝枝直奔自己而來的弩箭是那樣的蒼白無力,除了恐懼的叫喊,他們什么都做不了。
隨著第一支重弩抵達,身著重甲的淮西軍士卒如同紙糊的一樣被直接洞穿,隨著弩箭的繼續(xù)前行,每一支弩箭都帶來的一連串的血霧。
鮮血和殺戮確實會讓人膽寒,但是總是有一些比較勇敢的人,哪怕是在實際身份為叛軍的淮西軍中。
面對八牛弩帶來的第一波傷亡,淮西軍并沒有退卻,相反他們在這些真正的勇士的帶領下,硬生生的迎著八牛弩展開沖鋒。
內容未完,下一頁繼續(xù)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