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實上在他們兩個看來,在郭戎所代表的朝廷和河北三鎮(zhèn)所代表的叛軍馬上要進行大戰(zhàn)的時候,李師道哪里有沒有倭兵已經不重要了。
甚至于李師道是不是叛軍的成員都不重要了。
還是那句話,不絕對的忠誠,就等于絕對的不忠誠!
戰(zhàn)爭這東西從來就不是兒戲,否則孫武子也不會在孫子兵法的開篇就寫到,兵者,國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
一個模棱兩可、心懷叵測、身份不明的家伙留在身邊絕對是一種巨大的隱患,不在開戰(zhàn)之前干掉,難道還留著過年么?
等到兩人的神情開始變化,郭戎繼續(xù)說了下去。
「倭國的倭兵是否已經到了膠東我確實沒有直接證據,但是長纓軍的偵察兵,在我接到消息開始分兵的時候就已經出發(fā)前往膠東四州了,確切消息傳來只是一個時間問題。」
「雖然沒有倭兵直接登陸膠東的信息,但是根據之前派往遼東的偵察兵傳回的消息,在新羅、百濟出兵遼東的同時,有部分倭兵已經出現在了新羅、百濟的港口?!?br>
「在如今有能力跨海大規(guī)模,將倭兵從倭國運送到新羅、百濟的恐怕也只有擁有強大水師的李師道了?!?br>
「既然李師道可以往遼東運輸倭兵,那么未必就不會在他自己的地盤上增加一些倭兵,而這恐怕才是李師道拒絕李愬,同時拒絕李愬帶兵到膠東的真正原因?!?br>
雖然都只是推測,但是這些推測邏輯毫無問題,兩位老帥心中僅存的顧慮也已經消失殆盡。
兩位老帥的反應和吳少雄的推測如出一轍,讓郭戎今天再一次對于一個優(yōu)秀的幕僚的意義有了更深的了解。
內容未完,下一頁繼續(xù)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