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么一來,因為勛貴二代們的那一份驕傲心理作祟,覺得自己怎么也不能比一幫子流民出身的基層管理還差,暗中較勁互相競爭之下,還真就有不少人展現(xiàn)出了十分出彩的個人能力來。
除了這些成年的外門弟子可以派上用場之外,十幾歲的少年組和十歲以下的兒童組,就只能安排他們跟著學習和負責一些簡單的工作了,例如像李承乾一樣負責大羅天市的照明工作之類的。
而因為小小年紀就受到了師尊的“重視”,從未在長輩那里得到過尊重的這幫熊孩子,干起活來也格外的認真和負責,生怕因為自己做的不好而被其他的同門師兄弟給比下去。
其中又以李承乾和李恪、李泰、李佑、李愔等,一幫子太子、皇子之間的競爭最為激烈。
明明只是一幫六七八歲的小屁孩,卻一個個憋足了勁的跟李承乾競爭,似乎要用成績向他們的父皇證明自己并不比太子差勁,這個繼承人的事是不是可以再考慮一下?
發(fā)現(xiàn)這一點之后,白玉琦并未去阻止他們之間的較勁,而是下令將他們身邊的長吏、府官、內(nèi)侍、宮女等。
由他們的母妃或是外戚派來的人全都趕了個精光,不允許任何人伺候這幫子小屁孩,采取后世全封閉軍事化教育模式,要求他們自力更生自己照顧自己。
因為古人早慧,七八歲的孩子其實就已經(jīng)很懂事了。
更別提他們這幫子生在皇家,自幼經(jīng)歷皇家教育的天之驕子了。
小小年紀就懂得爭權(quán)奪利了,還有什么是不會干的?
所以了,驅(qū)逐了他們身邊那些包含私心,企圖影響他們的外人之后。
白玉琦又刻意安排了一些需要團結(jié)合作才能完成的小任務,以及安排了其他勛貴子弟組成的“敵對小團隊”跟他們進行競爭,很快就讓這幫子太子、皇子學會了抱團互助、一致對外。
在這種良性競爭和刻意引導他們團結(jié)友愛的教育下,要是他們長大之后還特么能長歪,那白玉琦也只能說這都是命了。
在這個封建時代,白玉琦自然是不能指望他們能夠完全拋棄身份階級的陋習,跟那些普通流民的孩子一樣追求什么人人平等。
【本章閱讀完畢,更多請搜索666文學;http://hzkaidi.com 閱讀更多精彩小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