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時候積攢功勞在身,大家也就會迅速忘記之前的敗績,那么朝廷也不好從重責罰了。
問題是淳嘉大發(fā)雷霆之后,歐陽燕然安撫了會兒,就提議說看來顧芳樹手底下太過憊懶,是時候派遣監(jiān)軍進行督促了!
這話也不知道是皇帝的授意,還是歐陽燕然自己老奸巨猾猜測到的圣意,總而言之,他帶頭,?;逝傻某甲幽阋谎晕乙徽Z的,說了許多的“補充之策”,中心思想就是定北軍不能再掌握在顧芳樹手里。
因為血淋淋的事實擺在面前就是顧芳樹不行,圣人千慮必有一失,顧芳樹很厲害很忠誠但他畢竟不能面面俱到,還是需要群策群力來為他拾遺補缺的。
所以除了監(jiān)軍之外,還需要安排更多的人手差使去定北軍,如此才能夠保證定北軍無礙,北面無礙,國朝土地百姓無礙……反正在顧氏以及攝政王看來,這就是皇帝借題發(fā)揮,公然對定北軍插手。
本來一個逐漸拿回權力的天子收回兵權是應有之義,問題是,皇后顧箴膝下的十皇子才滿月,能不能平安長大、是否承擔得起儲君的責任都不知道,關鍵這還不是流著顧氏血脈的皇子!
這種情況下,顧氏在兵權方面如果被削弱了,他們怎么能夠放心?
只是訶勒突襲、糧草被焚是不爭的事實,顧氏與攝政王也無法為顧芳樹脫罪,只能眼睜睜看著淳嘉派了前近身內(nèi)侍姜覽作為監(jiān)軍,又將云溪客等一干信任的子弟安排進定北軍,打著磨礪的旗號,以沖淡顧氏的影響力。
“這樣不行?!鳖櫪咸珷敍]了從前聽說發(fā)生變故時的氣定神閑,環(huán)顧了一圈四周的子弟,沉聲說道,“當初紀氏底蘊尚存,不過稍作遲疑,就被快刀斬亂麻的解決了。如今陛下已經(jīng)公然對定北軍下手,一旦軍中生變,朝野上下,安有我顧氏容身之所?”
他的次子一向憊懶軟弱,聞言就有些遲疑,訥訥說道:“爹,您當初不是說,等外甥入主東宮之后,咱們家不妨緩緩放棄兵權,既是取信陛下,也是保全自家?”
顧家是沒打算造反的,畢竟紀氏擅權三朝都沒信心取代對于家國來說并無大國的公襄氏,顧家更加不存這樣的想法。
他們這一家子說起來也是尷尬,屬于被動卷入是非之中。
最早是顧芳樹在定北軍中打拼,被孝宗叮囑照顧攝政王,照顧到后來,孝宗立皇太弟失敗,自己駕崩,紀氏擁立淳嘉……顧氏就這么稀里糊涂的從原本的?;逝?,成為了攝政王一黨。
內(nèi)容未完,下一頁繼續(xù)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