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兩道麥穗其實是一禾兩穗?即“嘉禾”?有天下太平的含義。
總體來說,泰安五銖依舊是正常的五銖錢形制,無有效的防偽措施,一旦發(fā)行,很快就會有人私鑄假幣,或者將大量好幣窖藏。
過得一段時間,市面上流通的泰安五銖,要么是粗制濫造的假幣,要么是殘缺不全、被人剪邊、鑿孔的殘幣。
是這樣么?
無所謂,反正投入流通的泰安五銖越多,朝廷就賺得越多,至于流通后的泰安五銖會變成什么“狀態(tài)”,管不了,也不用管。
因為泰安五銖不是用錢范批量鑄造出來的,而是用機器批量制作出來的,為“機制幣”。
且不是全銅,而是適當加入鉛等金屬,所以,泰安五銖的制幣成本比其面值低,做得越多,賺得越多。
制幣居然能賺錢濫發(fā)大額錢幣例外,千百年來,這是頭一遭。
蕭詢不懂這意味著什么,江夏王蕭大款便給侄兒做講解。
歷朝歷代,鑄幣的成本整體成本,不單單是鑄造成本,肯定要高于所鑄錢幣的面值。
譬如,官府要制作一千枚五銖錢一千文,得花一千一百文的成本。
所以,對于朝廷來說,鑄幣是一件虧本的事情,但又不得不做,因為民間需要錢幣。
又因為總體來說,天下缺銅,銅價較高,所以出現(xiàn)一個問題:
內(nèi)容未完,下一頁繼續(xù)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