饑寒交迫的小猴委實是餓慘了,在僧人坐定后,怯生生望了他半天,終于鼓起勇氣去抓住一塊碎餅,退回原地低頭啃掉后,眼見著僧人無動于衷,便愈發(fā)膽子大了,再偷吃了一塊,如此反復(fù),無意間發(fā)現(xiàn)鐵缽內(nèi)竟有些清水,便去喝了口。隆冬時節(jié),缽內(nèi)清水竟然有些溫暖,這讓小猴有些舒坦,更加不怕那僧人了,大眼睛直愣愣望著他,一臉費解。
僧人念完一段經(jīng)文后,睜眼起身,小猴便又躲避起來。
僧人只是彎腰拿回鐵缽,就此離去。
小猴扶著木樁子,目送僧人的背影很快消失于擁擠的人海。
它破天荒地打了個輕輕的飽嗝,伸手撓了撓干瘦無肉的臉頰,眨著大眼睛。
光腳僧人低頭行走于人山人海之中,便是被路人撞了肩膀也不抬頭,反而右手在胸前行禮,微微點頭后,繼續(xù)前行。
集市上有個瘋瘋癲癲的老人,眉發(fā)打結(jié),邋里邋遢,衣衫襤褸,只要遇上稚童,不管孩子們的長輩是富貴還是貧窮,都要湊過去詢問一個同樣的問題:“你家孩子取名了沒有?”大多數(shù)老百姓對此見怪不怪,多是牽著孩子加快步伐離去,也有一些會笑罵幾句,另一些個脾氣不太好的青壯漢子還會推搡老瘋子幾下。
有對老人知根知底的一群年輕浪蕩子堵住他,其中一人一臉壞笑地問道:“我家有小孩還未取名,你要如何?”
老人頓時眉開眼笑,高興得手舞足蹈起來,說道:“我來取,我來取,這次我一定取個好名字……”
“取你大爺!”老人被那年輕人一腳踹在腹部,跌了個后仰倒地,在地上抱著肚子打滾。
托缽僧人蹲下身,攙扶老人起身,那群浪蕩子哄笑著離去。
老人被扶起身后,伸手死死攥住僧人的手臂,對著僧人依舊問了那個極其不敬的問題:“你家孩子取名了沒有?”
內(nèi)容未完,下一頁繼續(xù)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