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柔走在最后邊,心中哀嘆不已。瞧瞧,江山易改,稟性難移,這仨又來了。
柳清風一路上被書童埋怨得不行,他也不還嘴,更不會拿身份去壓書童。兩人渾身濕漉漉的,乘坐牛車到了獅子園附近,過了石崖和老樹,當書童瞧見了再熟悉不過的獅子園輪廓時,立即沒了半點怨氣。他從小就是在這長大的,對青梅竹馬的趙芽,那是相當喜歡的……
清字輩,老侍郎柳敬亭五名子女,從大到小,剛好是“風雅山青郁”。
換上一身潔凈衣衫,柳清風直奔弟弟書齋,書童說老爺已經在那邊等著了。
父子三人坐定。
柳敬亭見著柳清風后,如釋重負,這份心神放松,不比親眼見到妖物被擒拿少。
且不說陳平安、柳伯奇這些外鄉(xiāng)仙師,甚至獅子園內絕大多數(shù)人,可能都無法想象,獅子園真正意義上的主心骨,是官品不高、才名平平的柳清風,而非身為家主的柳敬亭。柳伯奇當初偷窺過三人喝酒,只是更多注意力已被柳清山吸引,所以沒能嚼出那場酒局的滋味來。父子三人各自心態(tài)上的轉變,循序漸進,水到渠成,并非柳清風刻意為之。極其務實、推崇事功的長子柳清風,很早就已擔任類似柳敬亭客卿、幕僚的角色。柳清山除了游歷和科舉二事,都待在獅子園潛心學問,柳清風則不然,柳敬亭在京城為官期間,他這個長子一直在京城府邸陪伴左右,所以遠比柳清山更早介入柳老侍郎的政務,更加熟稔青鸞國廟堂的風云變幻。
柳清風笑道:“父親寄到縣衙的書信,我已經仔細看過。”
柳清山發(fā)現(xiàn)兄長笑著望向自己,頓時有些局促不安。
柳清風驀然大笑起來。
柳清山臉色微紅:“大哥!”
柳敬亭感慨道:“柳樹娘娘一事,若是早些聽了你的話,早早和她開誠布公談一談,說不定不用像如今這么關系僵硬?!?br>
內容未完,下一頁繼續(xù)閱讀